显龙山滦州起义纪念建筑(3)
辛亥革命网 2011-04-11 00:00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查看:
滦州起义的成果和失败
当王金铭、施从云等在滦州酝酿革命反清的时候,天津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共和会也一直密切关注着滦州。
共和会会长白雅雨之孙白绳武称,“l911年12月底,祖父白雅雨来到滦州,同革命派人士王金铭、施从云会晤,祖父将南方革命军政府的任命书和为起义准备的印信交给二人,两股革命势力汇聚,双方决定近期举行起义。”
“先烈衣冠冢”
革命并不是坦途,虽然经过多次游说,军队长官依然犹豫不决。正如武昌起义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滦州起义也曾希望推举直隶省通永镇总兵王怀庆为都督。但没想到,次日王怀庆不仅逃走,反而命部下进攻革命军。
“当时祖父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举行北方军政府的成立典礼,正式宣布独立,通电中外;二是火速进军天津,以图挽回万一;三是希望得到南方起义军的支援。”据白绳武说。
在1912年1月3日,辛亥十一月十五日,滦州大庆,北方军政府成立。这一天,滦州城里的衙门摘去了黄龙旗,挂上了革命的白旗。城内新军和乡间理发担会骤然增多,青壮年也以剃去发辫为荣。
而在王怀庆逃走后,大都督的位置落在了王金铭的身上,此外施从云为总司令,白雅雨为参谋长,张建功为副都督,凌钺为外交部长,颇有意思的是,当时驻天津的八国联军领事团也派来两名代表观察动向。
外交部长凌钺向两位领事通报了起义的宗旨和承认国际公约及保障侨民的生命财产之责任后,要两位领事承认北方军政府为交战团体,两位领事感到突然,借口需向八国领事团汇报才好答复。白雅雨、凌钺当即援引国际公法以及武昌起义的先例,二位领事无言可对,无法推脱,只好当即签字。这样,北方军政府成立的当天,就得到了外交承认。
1月4日,滦州起义军誓师北进,发布《讨清檄文》,并通电全国。唐向荣称,“可是这个时候,北方军政府的副都督,三营长张建功公开叛变,还未出师就大伤元气。”之后,起义军准备乘火车西去天津的时候,在距离滦州城三十里,距离雷庄8里的地方,发现前方铁轨已经扒断,火车脱轨,预先埋伏在附近的清军趁机发起进攻……
滦州起义,唯留北京纪念处
1917年5月,李大钊回家乡乐亭,眼前的景色让他有所触动,在《旅行日记》中他写道:过雷庄猛忆此为辛亥滦州起义失败之地,白亚(雅)雨先生,王金铭、施从云二队官及其他诸烈士,均于此就义焉。余推窗北望,但见丘山起伏,晓雾迷蒙,山田叠翠,状若缀锦,更无何等遗迹可凭吊者。它日崇德纪功,应于此处建一庙宇,或塑钢像以表彰之。
唐向荣说,“现在滦县两个历史地点,一是滦河大桥,还有就是杨三姐告状的县衙,但是关于滦州起义,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连一个纪念碑都没有。还好北京还保留了一个可以凭吊历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