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寄语十八大(3)

辛亥革命网 2012-11-05 00: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郎秋红 周立权 毛咏 李鹏翔 李娜 伍晓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十八大召开前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赴各地,聆听基层党员心声。国力日益强盛,民生极大改善,接受采访的基层党员对十八大充满期待

     “把基层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长春长纺8栋楼的老党员徐诚说,如今有的基层党员甚至看不出与普通民众有什么区别,希望党组织能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管理。

     另外,要纯洁党员队伍,纯洁入党目的。“纠正有的人‘入党当官’的思想。”徐诚说,自己从25岁第一次提交入党申请书,直到37岁才入党,历时十多年,但他从未动摇要成为一名党员的信念。入党后,他和其他党员处处带头,事事争先。反观现在,有个别党员把组织关系长期装在自己兜里,党组织的活动很少参加,也有少数党员长期不交党费,“党员不在多,而在于忠诚”。

     长春市政法系统退休的老党员姜云祥说,党的江山能否稳固,关键在于后继者能否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他对年轻干部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在多元化理论和文化背景下,坚持党的理论,真心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能像老一辈一样坚定不移;二是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三是加强政治修养,甘心为人民服务。“有理想信念才能与党共忧患,所以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塑造很重要。”

     “我们对十八召开充满期待”

     对于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接受采访的基层党员普遍充满期待,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希望通过广开就业渠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希望国家调节土地政策更适合农村实际,等等。

     “下一步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黎雅洁说,当地大型国企在岗人员每月工资四五千元,之前买断的职工工资只有一千多元,住在社区的国企下岗人员意见不小。老党员们议论,挣钱少的人毕竟是大多数,差距太大,老百姓确实容易有意见。

     农民党员朱建华“记着党的好政策”,也希望国家对“三农”给予持续关注和支持。“随着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养老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农村养老保险开展情况不错,但还需要提高比例和保障力度,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给他们更多关爱”,朱建华说。

     湖北省电力公司广水供电公司应山供电所抄表工左光满说,自己常在农村走,发现不少农村现在垃圾遍地,安全饮水成了问题,“还有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老大难,希望进一步解决。”

     “希望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尼玛拉木说,像迪庆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滞后,与发达城市差距较大。“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振兴,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的林闻凯自2010年起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大掌村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他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两者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通过更多政策倾斜,让更多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在农村就业、创业,增强农村发展脱贫的自主能力。”

     赵广军是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的社会工作者,这名“70后”党员在与社区群众的交流中发现,食品卫生和医疗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部分话题。赵广军说,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造假售假行为违法成本低,应加强相关法律的处罚力度。

     他又说,医保在各省之间还没有实现完全互通,群众看病的成本还是高,希望国家的医疗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让每一个群众都能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期望十八大召开后,这些问题都能继续得到重视,逐步得到解决。”

     湖北省武汉公交集团公司第五营运公司578路驾驶员王静,希望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更多重视。10月29日,原本一趟只要1小时40分钟的车程,她开了整整3个小时:“现在城市车辆越来越多,希望在城市发展中坚持公交优先的发展策略,解决好这样的民生问题。”

     另外,她也希望党中央能够在提升一线工人幸福指数上继续有所举措,特别是进一步加强生产生活待遇、环境和社会保障。“百姓期盼十八大,其实就是期盼自己的幸福。”王静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19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