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寄语十八大(2)

辛亥革命网 2012-11-05 00: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郎秋红 周立权 毛咏 李鹏翔 李娜 伍晓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十八大召开前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赴各地,聆听基层党员心声。国力日益强盛,民生极大改善,接受采访的基层党员对十八大充满期待

     “只要实实在在给百姓办事,

     就会得到拥护”

     于春发是吉林省长春市长纺8栋楼的老党员。过去这里因为企业改制引发各种问题不断,撇开职工下岗后的待遇不说,8栋宿舍房子漏雨没人管、暖气不热找不到地方投诉,以致这个小区成了当地最有名的上访小区。

     “有一段时间我们很担心,因为党群、干群关系确实紧张。”于春发回忆。

     2009年始,吉林全省实施“暖房子”工程,免费给老房子“穿衣戴帽”做保温。长纺8栋楼的居民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打跑了两个施工队,并且表示,施工可以,踩坏一棵大葱要赔400元。“有时我们这些老党员想劝劝老百姓都劝不了,群众不信任我们。”于春发说。

     后来,负责改造的领导干部多次上门,耐心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希望施工中留下小挑台冬天放大葱,施工队就多费点事,把小挑台留下;群众想做庭园美化,又舍不得马上要收获的秋菜,区里决定把美化工程留至第二年。看到党委政府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老百姓被感动了,不仅同意施工,而且又送包子又送锦旗。

     “作为一个老党员,光荣感和自豪感又回来了。”这几年当地搞党员责任田建设,于春发担任了责任田的书记,把群众诉求向上反映,也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基层百姓。他说,“只要党实实在在给百姓办事,就会得到拥护。”

     对此,吉林市龙潭区龙潭街道密哈社区党委书记黎雅洁也深有感触:“1997年我下岗时,没有任何医疗保障。1998年到社区工作时,一个街道只有一两个残疾人能享受低保。那时自己心里不好受,老百姓情绪也很大。”

     “现在不一样了,人人都有医保,社区里158户、300多人享受低保,免费培训、就业指导、包括创业优惠政策都有了”,黎雅洁说,密哈社区每年都开民意恳谈会,跟群众讲解党的政策,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大事、实事、好事。

     随着国家对新疆南部扶持力度加大,一个个新型城镇正崛起在古老的土地上。浓荫掩映的喀什地区伽师县城,被新建的工业园区和新农村环绕,县委书记朱雪冰说,近十年来当地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族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巨大。

     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朱雪冰体会最深的是南疆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和谐发展:“这得益于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得到夯实,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再加上国家和自治区对教育持续投入,当地群众普遍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援疆政策。”

     “把基层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张云自2009年起在广东梅州的箭竹村驻村扶贫,期间,这名“80后”党员参加了本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他发现,农村基层组织在一些地方还比较薄弱,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新吸纳进来的党员素质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如何提高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如何为基层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如何提高党员在农村的影响力,这些都是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张云说。

     密哈社区党委书记黎雅洁知道有社区书记当选十八大代表后非常兴奋:“国家政策应向基层倾斜,特别是对社区的职能应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改变有的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的状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19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