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鳞的家世和生平简述

辛亥革命网 2018-07-03 09:36 来源:长沙文史资料 作者:周世贤 查看:

先父周震鳞,字道腴,湖南宁乡县人,1905年,同盟会成立于东京,孙中山与黄克强两人同作先父加盟的介绍人。

  一、青少年时期

  先父周震鳞,字道腴,湖南宁乡县人,1875年12月1日(清光绪元年十一月初四)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祖父名筱堂,祖母肖氏,佃耕了薄田十亩,曾祖父年逾七十,矍铄在堂.先父有二姊一兄一弟,八口之家,全靠祖父这个唯一的劳动力维持生活。叔祖父理琴,以县案首(第一名秀才)名诸生在长沙设馆授徒,与叔祖母毕氏结婚,因家于省城。舌耕所得,也常奉曾祖父甘旨,并于年头岁尾回乡省亲,而经济生活同样贫困。祖父因仰事俯蓄,终生劳苦,忧劳成疾,吐血不止,无钱治疗,还不到三十岁就患肺病去世。遂致人亡家破,祖母改嫁,两姑母给人家当童养媳,最小的叔父震勋,出继族人为孙,家里只剩下伯父震农和先父兄弟二人,随侍着高龄的曾祖父过活。祖父去世的时候,先父年方六岁,伯父亦仅八龄,他俩兄友弟恭,相依为命。伯父很早就操持家务,稍长就如像成人一般努力耕种,先父形影不离,充当他的助手,放牛打柴,从不叫苦;但极愿读书,求知欲很强烈。

  远在明末年代,何腾蛟最后败退到宁乡整军勤王,“反清复明”。我家的祖先毁家纾难,大力支持。现在还有“大屯营”遗址。同时还连夜改修族谱,把当地朱元璋的子孙封为吉王的后裔合并为周姓。何腾蛟殉国后,清朝政府镇压革命,我们周家有八位秀才被害,临刑前遗嘱子孙后代,永不仕清。所以我们全族在清朝二百几十年间都是“耕读为本”,没有在清朝政府做大小官员的。  

  先父童年时代,正值太平天国失败之后,家乡有参加农民起义脱险归来的人员,当地农民非常尊敬他们。有位大家称呼“汤八王爷”的,遁迹空门,当了和尚,但仍饮酒食肉,豪气不减当年。他的妻子是周家之女,先父叫他姑父。汤常来我村串门,很喜欢先父,常向他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因此,从小就种下了民族革命思想的根苗。

  十二岁那年,叔祖父理琴春节归省,看到先父体格魁梧,性情敦厚,认为可成大器,于是拜托一位饱学书的塾师为他启蒙,为了要求这位老师在两年之内教完四书五经,虽然家贫,却加倍的奉上束修。先父聪颖异常,过目成诵,两年就能够撰文属对,完成了叔祖父交代的功课。叔祖父就决定带他到长沙亲自教读,并让他从在长讲学的名师进修。

  叔祖父理琴,擅长书法,精通经史,当时的湖南巡抚吴大澂,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他结成布衣之交,因而叔祖父在长沙也有相当名望,门徒日众,他所教的学生得中举人和进士的颇不乏人。可是,他本人久困场屋,连个举人都没考中。耿耿于怀,郁郁不乐,三十八岁就与世长辞了。叔祖母没有儿女,先父就过继叔祖父为嗣,叔祖父逝世时,先父正在两湖书院肆业,曾祖父在叔祖父前以八十六岁高龄寿终乡里。

  先父十八岁应县考,得中秀才,这就取得了赴武昌投考两湖书皖的资格。张之洞亲自临场监考,看到先父笔不停挥地写了很长一段文章后,随即抄入草稿(那时作文试卷要交草稿和滕清各一份)然后继续写下去。张很惊奇,便对先父说道:“你把文章一气呵成地写下去,不用交草稿,以免打断文思,耽误时间。”先父就按他的做。榜发时名列第一。因此,张之洞对先父的印象深而且好。后来多人向他告密,他总是说:“周某思想纯正,不是革命党人”。

  黄克强先生继先父之后,到两湖书院学习,他的父亲和叔祖父理琴是好友,因而与先父是总角之交。他俩志同道合,在两湖书院——直同住一个斋房五年。黄长于先父一岁,先父以兄事之,并一同从杨守敬、邹沅帆两名师学舆地,喜研历史和兵法,常自学到深夜不息。他俩和谭嗣同、唐才常时相过从。对于他们的秘密活动,尽力相助,广为联络。谭嗣同和唐才常先后失败和牺牲,湘籍志士被株连和杀害的约有二、三十人,都是积学志士。他俩非常悲痛,更加下定决心,排满革命。  

  当黄克强先生派送日本弘文师范留学时,先父也被派送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但他俩唯恐中断连络革命同志的事业,商定先父放弃留学机会,留在国内工作。

  先父毕业两湖书院时,管学大臣张百熙关心桑梓教育,奏调先父回湘办学,任命为湖南高等学堂教务长。1902年春,先父回到长沙,与教育界同志创办了中小学校多所。校舍不足就毁庙宇,改各县试馆充作校舍。先父改宁乡试馆为宁乡师范和宁乡中学堂;徐特立和姜济寰等四位好友,考入了宁乡师范。

  二、参加华兴会、同盟会

  黄克强先生毕业日本弘文师范回国,任教于胡元琰先生等创办的私立明德学堂,学校便成为了湖南革命的中心。先父担任该校地理教师。还邀来王正廷教英语。

  1903年冬,革命志士二十余人借黄克强先生三十初度那天,议决成立华兴会,先父参与了创立工作。

  1904年秋,华兴会谋于慈禧太后“万寿节”时在长沙举行起义。筹备期间,黄克强先生与先父密约,由于先父有张之洞和张百熙的爱重,要先父隐蔽起来,以便万一失败时保存革命力量,营救革命同志脱险。因而黄克强先生出走后,先父仍安全地留在长沙,主持会务。

  1905年,同盟会成立于东京,孙中山与黄克强两人同作先父加盟的介绍人。

  1906年夏6月,孙中山先生派宁乡陈家鼎、廖涧泉两会员回湘鄂运动革命,并将加盟证书郑重面交先父。同时派乔义生偕法籍军官欧极乐来长江一带考察党务。先父在武汉雇了一只小船,向欧极乐汇报两湖革命进展情况,被清廷密探驾舟尾随窃听。这时他们才发现先父是长江一带的重要革命首领。张之洞已离鄂入京。于是清朝政府下令通缉,先父只得去上海转赴日本。抵东京后,住黄克强先生家,偕黄晋谒孙中山并会见了各省革命同志,结识了日本朋友头山满、官崎寅藏和犬养毅等,还在日本法政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

  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前,先父又潜回国内,在芜湖安徽公学任教,该校是李光炯先生创立的。李曾在长沙开办安徽旅湘公学,热心教育,支持革命,回皖后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先父在长沙时曾在该校教习舆地,老友重逢,获得掩护。徐锡麟刺死恩铭就义后不久,端方在南京密派水师一营,赴芜湖捉拿先父,适值熊希龄任端方的文案,看到这个密令大惊。他即时向端方请假,佯称湖南来电催他甚急,促他回湘开办西路师范学堂。端方当即准假,熊马上由南京搭轮抵芜湖,再奔安徽公学,告先父以紧急情况,并出示开赴武汉的船票两张,立刻促先父一同登舟,在舟中熊极力主张先父赴北京,他说,北京文恬武嬉,有如汪洋大海,同盟会最近从日本派回近百名留学生,打入文教宣传机构,制造舆论。你可以去那里活动,比在湖南和安徽更能发挥作用。先父听从了他的意见,就在武汉分手,一回湖南,一赴北京。

  抵北京后,先父就任北京师大学堂舆地教习,并在帝国日报、顺天时报撰文宣传革命。

  1909年,清朝政府为舆论所迫,搞了一个所谓君主立宪的预备会议。先父率领革命学生百余人到会旁听,从旁听席上高呼反对口号,投掷坐椅,会场大乱,先父当场被捕,旋经吴禄贞等设法营救获释。遂赴天津转回长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