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牟中珩
辛亥革命网 2015-01-22 09:19 来源:团结报 作者:牟云青 查看:
伯父牟中珩以儒家道德律己治军,清正廉洁,平日洁身自好。他身材魁梧,容貌端庄,一直被上司树为武毅威武的军仪标杆。
伯父牟中珩以儒家道德律己治军,清正廉洁,平日洁身自好。他身材魁梧,容貌端庄,一直被上司树为武毅威武的军仪标杆。即便在家面对晚辈他也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他不吸烟、不喝茶、不喝酒、不乘小轿车,除了读书、骑马、游泳、为矫正口吃而唱歌,别无爱好。
牟中珩治军执法如山。他曾撤职查办过五个有嗜赌习气的连长和私卖给养的司务长,枪毙在防地奸污民女的营长韩子嘉。以致日伪敌军多次收买被他惩罚过的人对他行刺暗杀,但他仍旧大义凛然、疾恶如仇。1935年在天津,他建议于学忠下令禁止军官纳妾,被采纳;在北平,北平商会会长赵序忱是牟的龙口同乡,曾多次宴请和送礼,均被他拒绝,因此他被赵序忱称为“杠子头”。
1936年,牟中珩率队到庐山受训后返回驻地,从武汉乘火车北上,少校营长刁志成因嫌弃父亲外貌土气,为了避免与同行军官同一车厢被人耻笑有失体面,竟然安排其父冒酷暑乘闷罐货车厢。牟中珩知此事后,当即训斥刁,并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遂将其免职。此事在军队里一时传为佳话。
牟中珩从严治军,对士兵爱护。他平时经常用薪俸周济困难士兵和下层军官,他甚至出钱给士兵包澡堂沐浴。1933年5月牟中珩任团长时,把上级奖励给他个人的一万块银元,悉数分给有功官兵,改善士兵福利,自己则分文不取。牟中珩本着“爱兵诚以培训为本”的精神,1935年6月他根据《戚继光治军语录》等军事著作,总结自己在军旅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执笔编撰、印发了《治军·作战概要》一书,并亲自登堂讲授。1938年他在鲁南根据地,自任51军干训处主任,执教轮训军政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牟中珩曾分别在抚顺、北京功德林和秦城三个战犯管理所劳动和学习。全国政协常委于学忠将军曾经在1956年到功德林监狱看望牟中珩。于学忠将军告诉牟中珩说:“这次周恩来总理把我叫去了,他要我来功德林看看您。周总理要你的经历,我写给他了”。牟中珩在于学忠将军麾下21年,经历了西安事变和苏鲁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牟对于,不仅铭记深重的知遇之恩,而且心怀赤忱的兄弟之情。牟中珩与于的此次见面,令他悲喜交加,更加坚定了他争取特赦的信心。
1966年4月16日牟中珩获特赦令释放,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任专员。1975年5月为了亲属就近照顾方便,他被调到山东政协驻会工作,1978年任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驻会常务委员。至83岁辞世,牟中珩已在政协的文史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5年。牟中珩担任文史专员后,勤奋写回忆录,参加史料编撰。据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估计,牟中珩特赦后在北京和济南两地所写出的文史资料,到1980年已经有二十多万字。根据全国政协的《文史通讯》刊物1984年报道,称牟中珩生前曾经“不到两年就写出了《常恩多起义》、《济南战役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与被歼》等七万字的文稿”。1980年6月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仍然坚持编写整理完成了有关东北军和于学忠将军的详尽史料。李仙洲将军曾经对笔者说:“在我们政协老人当中,数他的文章多产”。牟中珩撰写的文史文章,凡被发表者,每千字有五元稿费,十五年中获稿费颇丰,但是他从来没有领用,临终前他对笔者说:他已经通知了省政协文史委,一定要把这笔钱全部捐献国家。他在临终前的1980年,以82岁高龄申请加入了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