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英烈:两位辛亥后人的口述故事(2)

辛亥革命网 2011-02-11 00: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因为有着血缘的牵扯,陶永铭和秋经武口中的陶成章与秋瑾,还原出了平常人的亲切感。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两位辛亥后人讲述的陶成章与秋瑾

  祖父19岁的时候在东湖通艺学堂任教。有一年冬天,雨雪霏霏,祖父教完课返回途中,听到“扑通”一声,祖父意识到有人落水了,毅然脱去棉袍,跳入冰冷的水中,将落水者救上岸。后来他得知落水的女青年因不满包办婚姻产生了厌世情绪,一时想不开才投河。这以后,我们家与那被救女子的一家成了世交,现在,我们还和亲眷一样逢年过节都在走动呢。

  祖父青少年时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对那时在中国为非作歹的洋人极为愤恨。有一次,祖父进城时,在清道桥遇见一洋人,坐着八抬大轿,呼三喝四,不可一世。祖父就到油烛店买了一串联珠鞭炮,点燃后扔进了轿子里。此事惊动了山阴和会稽的县令,他们联合行动,派密探追查肇事者,幸好有在场群众掩护,祖父才化险为夷。

  祖父从23岁起投身革命,由于北上刺杀慈禧太后失利,祖父随着当时留学日本的大潮去了东京,准备学习军事,以备回国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后来,光复会创建后,急需大批军事干部,祖父和徐锡麟、龚宝铨一起在绍兴创办了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礼堂

  可以说,不仅祖父的一生与教育事业有缘,我们一家人都与教育事业有缘。我的父亲也教过书,我自己曾在杭州第四中学教书,后来又回到绍兴教书。我儿子在绍兴文理学院教书,孙女、孙子毕业后也在中小学教书,算起来五代人都是老师。

  祖父说过:教育是家传的。所以祖母常和我说,要把教育事业传承下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做到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