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李基鸿的精彩人生(2)
辛亥革命网 2010-12-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雨青 查看:
(3)去南洋宣传革命,联络华侨,回武昌参加辛亥首义
因好友冯亚佛早就邀请他去南洋,于是在1911年春,先乘船赴上海再转道香港去星加坡(今新加坡)。在开往星加坡的轮船上遇见陶成章先生,陶也是同盟会会员,曾与章太炎先生共创光复会。陶先生与祖父谈及革命策略,主张在北方发动,先攻北京,如打人先击其头,头碎则手足皆不起作用,理论非常正确。但我祖父以为在武汉为好,武汉方面革命组织有根基,而且新军中同志多,学生中同志也不少,一有机会,即可发难。北方同志太少,满清政府防卫甚严,发难不易。陶最终表示赞同。船抵达西贡(今胡志明市)二人同上岸游览,陶因事留在西贡,祖父仍上船前往星加坡。在星加坡祖父被推举为星埠同盟会书记,一个月后,冯亚佛、李东佛等邀他赴泗水游览,同时联络华侨同志。应泗水书报社聘请,他留下担任《汉文新报》编辑。还不到三个月,就接到武昌同志来电,报告革命军起义,瑞澂逃跑,黎元洪任湖北都督,要我祖父速归。我祖父立即印发号外,报道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同时号召南洋各埠华侨同志回武昌参加斗争。接着,我祖父与他所亲自通知的蒋东佛、冯亚佛、李拂尘、杨鸿藻、杨伟诸同志及华侨陈楚楠、徐瑞霖、莊嘨国等先后抵汉。抵达武昌时,杨时傑引我祖父和蒋东佛见过黎都督。后来各位同志推荐我祖父与蒋东佛任都督府秘书,接着我祖父被推选为参议兼议案审查厅主任。(红楼保存有他签批的文件)
有一日,黄申薌、黄元吉、丁人傑、梁维亚、熊秉坤、蔡大辅约彭汉遗、蒋东佛、饶汉祥与我祖父赴宴并结拜为异姓兄弟,表示同生死,共进退。时人称为革命十兄弟。
二、祖父在“讨袁斗争”中
(1)在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日子里,他参与了两件有影响的事
1912年南京中央政府成立,十七省代表公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黄兴为陆军总长,次长蒋作宾,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等等。其实在南京的湖北代表想推孙武为陆军次长,未果。孙武不满回鄂,后因孙武居功自傲,对上诽谤埋怨、对下级军官傲慢无礼,结怨甚众。黄申薌、丁景良、查光佛、黄元吉与我祖父等诸同志集会于同盟会支部,全体与会者均赞同以群英会名义倒孙。
同年,南北议和,孙中山先生让位袁世凯,鄂都督黎元洪派田桐与我祖父往上海迎请孙先生莅鄂。孙先生应请乘沪宁铁路专车至南京,再换乘联鯨兵舰赴鄂,抵达汉口时,上万人在两岸欢迎。孙先生在汉口休息数小时后乘轮渡至武昌。孙先生随员有夫人、孙公子及胡汉民、廖仲凯、景耀月、庞青城、章士钊等,那时宋藹龄女士任孙先生秘书,也随从来汉。在汉口的欢迎会上,孙先生讲了革命从破坏到建设的意义,并勾画出武汉发展建设的蓝图,至今都具指导作用。孙先生返回上海时,我祖父一直随同陪伴。
(2)在《国光新闻》社,面对威胁利诱,铁骨铮铮
田桐在北京所办的《国光新闻》在当时的新闻界占有极重要地位,他邀我祖父去帮忙。祖父报告黎都督,获准后并得到黎给《国光新闻》的六千元补助款,遂前往北京。国民党在北京的报社不少,所有执笔人皆一时豪俊。祖父初进《国光新闻》任总编辑,每日必遍阅各报。所投来的新闻与电报都亲自过目,社论、评论必须把关,有时还得亲自撰写,十分辛苦。当时祖父所用笔名是:锄奸、孤鸿、去非等。田桐因竞选国会议员回湖北,要祖父兼任报社总经理,接任后我祖父将编辑、印刷、发行三部门分开,他主张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报社工作很有起色,还得到各方都督支持,经费充裕,发行量不断增加。
中国国民党成立,委我祖父为交际干事。袁世凯宴请湖北起义有功同志于外交大楼,席间将张振武、方维逮捕,分别杀害于东交民巷口和金台宾馆门前。各报纸以袁滥杀有功人员群起攻击。又因中央政府参众两院成立,国民党议员占绝对多数,宋教仁主张建立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担心不能实现自已独裁的野心,对宋教仁视为眼中钉。舆论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支持宋教仁,批评袁世凯背叛约法、对外非法借款、对内镇压革命党人的行径。袁欲以金钱收买报纸,授意参谋次长陈宧带百万元去贿赂各报社。到《国光新闻》社以十万元为诱,要祖父不再刊登批评袁世凯的文章,被祖父拒绝。没几天,又派某参谋带宪兵来社,要祖父交出有关张绍曾的一段新闻稿,祖父说,新闻记者负有闻必録之责,该段新闻如有不实,可来函更正,如报社不予更正,可诉之法庭,本社有保存稿件之义务。袁政府又派军警来社搜查,说社内藏有武器,结果只搜得查光佛所携带的勃朗宁手枪一支,且有鄂都督发给的允许带枪的证件,没有违法。于是又诬陷印刷所主持人图谋不轨,将其捕去枪毙。是可忍孰不可忍。祖父的这段经历表现出他为革命不畏威胁强权、不受金钱诱惑,敢对反动势力口诛笔伐的凛然正气,让世人折服,肃然起敬。
(3)宋教仁被暗杀,他作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怀
宋教仁因公去上海,田桐、白逾垣、陈家鼎、仇蕴臣等与我祖父皆往车站相送。当其奉袁世凯电召回北京时,一到上海车站就被人暗杀。后来查悉为袁世凯密令赵秉钧买通应蘷丞之所为,北京报社立即发表文章,披露袁世凯之阴谋,《国光新闻》首先登载,并有诗二首云:
藉口唐虞宁始愿,追踪操莽实平生。忍于末路欺孤寡,愧向重泉对父兄。三海沉沉高拱地,九门密密戒严兵。孙黄方悔推襟误,误铸中华大错成。
媚俄协约边庭弃,毁宋酬勳贼智生。中将授多厮养卒,议员买仗孔方兄。不知挥霍谁担债,且肆威稜自弄兵。五毒四凶舒意气,中原帝业要观成。
我祖父当时在评论中写道:“吴禄贞死,而真革命不成。宋教仁死,而真共和随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祖父早已洞察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