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团长—市民 回忆父亲周福堂的伟大一生
辛亥革命网 2010-11-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周仕珍 查看:
周福堂又名周鸿胜,湖北武昌人,生于1880年7月13日,卒于1953年12月30日。他从一个普通的骑兵,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辛亥革命后,国民革命军的第一任骑兵团长。但他激流隐退成为一个极富爱心的普通市民,却鲜为人知。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借这篇文章来悼念这位既普通又伟大的父亲。
我的父亲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我的祖辈是从湖北黄冈到武昌打杂工的码头工人),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十多岁便到一个饭店当学徒。当学徒是很辛苦的,没有工资,只能填饱肚子。好在老板是个会武术的而且有着好心肠的人,有空就教学徒们练武术。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到了18岁,我父亲已成为一个武林高手,学得一身好拳术。据说一般十多个人一起围着打,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个时候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要建立新军,我父亲因会武术,便报名参加了新军。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父亲被分配到骑兵队,当了一个普通的士兵。张之洞为了体现新军的“新”字,除操练、使用洋枪洋炮、马术之外,还有文化教员,每天1~2小时教士兵们学习文化知识。有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我父亲努力学习文化,两年后不仅能书写一般书信,还能看懂上峰下达的文书,很得上峰的青睐,升他为棚长(班长),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张之洞为了扩充他的实力,在武昌开办了一所将弁学堂,培养陆军和骑兵的指挥人才。我父亲在上峰的支持和鼓励下,考取了这个学堂。一年半之后,学业期满,他以优异成绩回到骑兵营,任排长,再经过两年的努力升为督队官(连长)。我父亲由于从底层的普通一员慢慢地艰难地上升为清“新军”的中下级军官,深切地体会到满清八旗子弟的骄横与野蛮,特别是亲自目睹八旗子弟集体强奸妇女之后,对满清的封建统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不满。他的这些不满情结被“文学社”的熊秉坤等人觉察,在多次接触后,便秘密地发展他加入了“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