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员冯亚佛及其二三事
辛亥革命网 2010-10-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则述 查看:
冯亚佛名镇东,湖北汉川人,1876年生。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攻读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概念及教育学。期间有幸结识黄克强先生,后经黄介绍又拜识了孙中山先生。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奉令往返南洋与日本之间宣传革命,与田桐等经办《中兴日报》并筹集经费,支持反清救国运动。
辛亥武昌起义,回国任鄂军都督府秘书、顾问。后任府河税局经理。1913年在参与讨袁战争失败后,再次东渡日本并参加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国,次年随孙中山先生为“回复真正共和”南下护法任孙中山秘书,后兼任大元帅府参军,参议等职。
1918年初,孙先生令许崇智率粤军入闽,以援闽打击进攻福建的“北洋兵”,祖父则调任许部秘书长,而担任许崇智总司令部参谋长的蒋介石,常以佐官身份公开架空许崇智,使祖父非常气愤。
1926年北伐军到武汉,田桐任江汉宣抚使,祖父任参赞。后与胡汉民、田桐还创刊了《太平杂志》等。
1927年宁汉合流后,祖父基本上淡出了国民党政治舞台。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华后,祖父结束了田园生活,做了些禁毒的具体工作,七七、一二八,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经老友居正安排,在社情、教育方面做了些调查、调解等方面的工作。
在1947年参加了由实际的组织领导者,熊秉坤任指导员,喻育之任常务理事,张难先任监事的辛亥首义同志会,祖父也担任了监视工作。武昌胡林翼路129号祖父的寓所,也成了上述多位世交老人集合的地方之一。
解放后,任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1956年在孙中山先生九十岁诞辰之时,在与熊秉坤(武昌)、喻育之(黄陂)、温楚恒(山西)、梁瑞堂(汉川)、范书恒(鄂城)、江庆林(沔阳)、耿伯钊(安陆)、冯亚佛(汉川)等八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后,祖父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向分散在美国、台湾、南洋等地的老友、老同事及侨胞发表了广播讲话。
祖父1962年病逝,享年86岁。
一,参与讨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因担心自己权力受限,就通过他的内阁总理兼内务总长赵秉均,安排袁的小舅子洪述祖,携巨款到上海,收买了应桂馨、武士英于1913年3月20日晚刺杀了在全国大选中获胜的国民党代理事长和即将出任内阁总理的宋教仁先生。随后,袁世凯又在五月和六月相继取消黄兴陆军上将军衔,查封了南京国民党机关,免除了拥护共和的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都督职务。此时,袁世凯排除异己,杀害革命元勋,反对共和与法制,推行独裁的凶残嘴脸,已暴漏无疑。为此,祖父于1913年6月,蒋袁政权属下府河税局所有存款万元全部捐作了讨袁经费。
讨袁的二次革命因实力悬殊,加之讨袁队伍中不少大小将领被袁世凯重金收买,轰轰烈烈的讨袁战争很快失败了,随后,袁世凯及各地军阀按名悬赏捕杀革命党人。祖父闻讯随即与蒋东佛化装成日本人,穿和服着木屐讲日语,从武昌渡江至汉口租界,乘轮船经上海再赴日本,入中华革命党,再至东婆罗洲办理党务。
二,参与炮轰破坏护法战争的军阀:1917年孙先生领导护法运动,正苦无凭借,适桂系军阀(并占据广东多年)陆荣廷,因担心被北京内阁总理段祺瑞“武力统一”,而宣布“自主”(一种脱离北京政府内阁,而不脱离总统管辖的半独立刑式)。孙先生对陆采和态度,才得以率海军入粤。此时,拥护孙先生发起的护法运动,并受到两广军阀实权派威胁的广东省长朱庆澜,把自己建立的不属两广军阀系统的省防营,二十个营的军队交给了孙中山,中山先生即令陈炯明接受。而军阀陆荣庭所委任的粤督陈炳焜却把此二十营军队据为己有。孙中山先生盛怒,使得陈炳焜在广东混不下去,但此后,还由军阀莫荣新继任粤督。莫还伪善的到孙先生处表示服从,并把二十个营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