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辛亥革命前辈,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网 2010-07-2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沈梅娣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光荣业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重温首义历史,我不禁思绪万千。 ,缅怀辛

 

99年前,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1911年发动的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光荣业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重温首义历史,我不禁思绪万千。
 
我的祖父万培基,字植甫、号咸中,生于1874年,是湖北省青山万家松岭人,家中有房有地,是清朝的武状元,更是湖北讲武堂毕业生,学习了军事知识,也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他他为人豪爽,强健过人,与会党也有接触。清廷丧权辱国的种种行径激起他对世道愤愤不平,使他参加了辛亥革命,成为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名录1946年版第84页有记载),曾先后担任讲武堂军事教官。武昌起义后,祖父任湖北第一师参谋,鄂军都督府执事官。武汉沦陷后,日军企图利用祖父在地方的声望协其当维持会长,祖父坚辞不受,拒不到任。
 
1947年他放弃国民党官职,解甲归田,在青山镇行医市药,开办“中和堂”药铺,悬壶济世。他半托谋生半济人,维持生计。由于药物炮制得法,价廉质优,群众求医买药者络绎不绝。出诊时不论盛夏酷暑,严冬腊月,刮风下雨、五更半夜,随叫随到,行医出诊,对于贫苦群众求医免其诊费或减其药费,无钱照样诊治。因此,每年总有些药账没有收回,但他也从不去索取,发扬了辛亥革命传统,保持了晚节。
 
解放初期,百废待举,党和人民政府仍然惦记着这些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由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李先念同志,对尚存的人员进行了摸底:有的请出工作、有的给予补助。我的祖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婉言谢绝了喻育之、熊秉坤两位老人到家中让他去省参事室工作的邀请。后由省人民政府发给他辛亥革命老人生活津贴,并由政府颁发了辛亥首义老人牌匾。
 
我的出生还要感谢我的祖父,因为我父亲去了台湾,母亲一直身体不好,是祖父替母亲号脉后知道母亲是怀孕了,才有我的存在。母亲生下我,祖父高兴极了,给我取了名字并嘱随母姓(别名叫万文梅)。记得我小时候,祖父特别地疼爱我。祖父很高大,大约有1.8米左右。每次他来到我外公家(我母亲住在外公家),把我双手一拎提起一甩就让我骑在他肩膀上了,扛着我去街头巷尾玩耍,哄我说是“坐飞机”。祖父每月从政府发给他的生活费中都会给我2元钱当零用钱,同时给我带来许多玩具和零食。祖父谢世时我刚记事,他一生的事迹我所知道的,多是改革开放后父亲从台湾回家、堂兄等亲友言谈、族谱记载中追忆而得知的少许。
 
我的外祖父沈国华也是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名录1946年版第8页有记载),很早就去世了。许多情况也没有人告诉我。记得在1991年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庆典时,我推着母亲的轮椅走过彭刘杨路上湖北省机电设备公司门口的会场时,母亲潸然泪下,只是很小的声音讲了一句:“我的娘家和婆家都是参加了辛亥革命的,也就是你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她已中风多年,而且也不愿意多说,我也就没有多问。
 
近年来,我参加了多次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这将唤起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共同记忆,我们缅怀先辈的事迹,继承他们的辛亥革命精神,更主要的是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前辈致力于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丰功伟绩和传承这种精神。
 
辛亥革命虽然是一个世纪前的故事,但我们应记住,是辛亥革命才使中国告别帝制旧时代,让人民站在共和新时代的前面。1956年11月12日,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毛主席发表了纪念孙中山的文章中说:现代中国人中,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有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1982年人民日报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的社论中郑重指出:半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真正继承者;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推出了二十世纪中国的三个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大伟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开创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先河,毛泽东领导这一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邓小平则将这一事业推向了康庄大道,三个伟人从事的是一个共同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阶段。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很多方面,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对外开放,利用外国资金、人才、技术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提倡共同富裕等等,都是对孙中山所留下的宝贵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我们辛亥后裔要进一步学习孙中山理论和历史知识,搞好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调研活动,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建言献策,并以此来教育和提高自己。武汉市是首义之城,武昌区是首义之区,在辛亥革命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不可磨灭的地位。除了辛亥革命本身的历史意义和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促进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强省、强市、强区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外,孙中山还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近代英雄人物,实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和祖国的完全统一离不开孙中山这面旗帜。因此,它还有促进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开展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研究,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苛求于前人,从而深入了解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内容和实质。我们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学习宣传、正确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精神;建议有关部门要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要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红色革命、名人故居等旅游线路,同时把辛亥首义打造成为城市名片,凸显武昌首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时,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缅怀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这是辛亥革命伟大精神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所在!现在,国家之繁荣昌盛有目共睹,而祖国统一大业尚须我们继续努力。孙中山先生在总结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时深刻指出,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民族心理,维护和追求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每一个爱国的华夏子孙,都必须为国家的统一不懈努力。我们辛亥后裔更应当时时牢记前辈遗志,发扬中山先生的辛亥首义爱国革命的精神,以纪念辛亥首义百年为契机,广泛联络海內外(包括在台的)辛亥后裔,将“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弘扬到全世界,激发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情,促进祖国统一,努力振兴中华,为祖国和平统一亊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辛亥后裔的责任和义务。

  

  注:本文作者民革党员沈梅娣为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沈国华之外孙女,同盟会员,讲武学堂上校军事教官,鄂军都督府执事官,国民军政府参议,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万培基之孙女(随母亲姓)。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