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湖南起义中的祖父梁宪屏(3)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梁建新 梁建明 梁建湘 梁建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祖父梁宪屏又名梁锡球,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今涟源市)三甲村人,湖南武备学堂毕业,1911年时任湖南新军四十九标三营督队官、一营管带,

  清军在革命军反攻汉口受挫后,于11月20日按既定部署向汉阳发起进攻。清军一部从新沟渡过汉水,占领汉阳门户蔡甸,并迅速推进到汉阳以西的三眼桥附近。21日两军在三眼桥展开激战。同日,另一部分清军抢渡舵落口成功,突破美娘山防线。23日清军占领美娘山,革命军趁其立足未稳,实施反击,美娘山失而复得。24日清军增兵美娘山方向,在炮兵支援下,很快攻占美娘山、仙女山。黄兴鉴于仙女山之敌对汉阳威胁甚大,遂令预备队投入战斗,进行反击。因有的部队不听指挥,反击未能成功。清军一部乘势进攻三眼桥,革命军被迫退守锅底山、扁担山。经反复争夺,终因力量悬殊相继失守。25日革命军再次夺回磨子山、扁担山,清军以炮火向革命军猛烈轰击,两山复被清军夺占。至此,汉阳周围制高点尽失。革命军因伤亡过大,无力再组织反攻。11月27日汉阳终于失守。后黄兴离鄂赴沪,湖南新军继续承担了保卫武昌的重任。汉阳保卫战,革命军伤亡3300余人,清军亦付出了沉重代价,无力继续南下进攻武昌,只能隔江与革命军对峙直至南北和谈结束。

  祖父在辛亥革命中并非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作为新军的一名革命军官,从长沙起义到汉阳保卫战,梁宪屏与他所率领过的三营、一营官兵始终英勇战斗在最前线。由于祖父在战场上的英勇作战,汉阳保卫战后升任标统,授陆军上校并出任湖南都督府军事厅副厅长(厅长为程潜将军),后任湖南守备司令部参谋长。然而长期军旅生涯使祖父积劳成疾,于1924年45岁时便英年早逝。

清军纵火焚烧汉口市区时的浓烟

  祖父去世时,父亲才十一岁,一直保存着祖父留下的唯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照片中的祖父威严中透出慈祥,少年时的伯父梁迪成手持父亲的军帽站立在一侧,显示出他从小继承父亲事业的志向。大概曾祖父是三甲乡下一名私塾先生的原因,祖父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练毛笔字时他会悄悄走到身后冷不防向上抽你的笔,如被抽起不但沾一手黑墨,还要受到严词训斥,其军人治家的作风可见一斑。

  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们讲祖父参加汉阳保卫战的故事,记得父亲说:“爷爷在汉阳龟山、琴断口的战斗中打得很艰苦,战争结束后回到长沙,军刀未解军服未脱仰身往床上一倒就睡着了…”,从那时起汉阳龟山、琴断口这样一些地名一直依稀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祖父一生为人正直,希望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当年他与程潜、黄子咸、陶峙岳等湖南军界人士均为好友,他们都亲昵地叫他“宪胡子”。同时他与在都督府任教育厅长的教育家陈润霖也相交甚密,并支持过陈润霖先生的办学事业,后来陈润霖先生把他的长女陈秾实许给了大伯父梁迪辉为妻。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