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湖南起义中的祖父梁宪屏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梁建新 梁建明 梁建湘 梁建均 查看:
祖父梁宪屏又名梁锡球,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今涟源市)三甲村人,湖南武备学堂毕业,1911年时任湖南新军四十九标三营督队官、一营管带,在同盟会的策动下直接率部参加了长沙光复和历史上有名的汉阳保卫战。史料的细节表明像祖父那样的新军官佐中的革命分子是辛亥风云中革命成功的骨干。
梁宪屏生于1879年,那是一个列强虎视眈眈、连年割地赔款的国耻年代。湖南革命志士杨度的《湖南少年歌》道出了:“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慷慨激昂之音。三湘文化浸透的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在楚湘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下,祖父青年时代即立志报国,后考入湖南武备学堂,走上了从军救国的道路,毕业后进入湖南新军。当时驻湖南的新军为第二十五混成协,下辖第四十九、五十两个标。第49标中革命党人最多,梁宪屏与管带卿汉藩、二营管带杨策(同盟会会员)等军官很早就与同盟会会员焦达峰、陈作新、陈浴新一起投入了推翻满清、光复中华的秘密革命活动。
三甲梁氏族谱中记载的祖父梁宪屏“祜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后,湖南首先响应,22日晨梁宪屏等新军四十九标官佐率部参加焦达峰等人领导的长沙起义,起义军占领了军械库,分别从北门、小吴门入城会师咨议局。午后起义军进攻抚台衙门,活捉并处决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弹压藩司卫队叛乱,当日“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宣告成立,长沙光复。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政府极为惊慌,10月12日清政府迅速作出反应,速调两镇北洋陆军星夜增援,令海军和长江水师开往武汉江面,组织对起义军实行水陆夹攻。10月28日清军占领大智门,相继攻占歆生路口及华商跑马场。在这紧急关头,黄兴于28日到达武昌,被推为武汉革命军总司令。黄兴主张两湖共同抗敌,在给焦达峰的电报中说:“鄂省为三湘门户,若门户一失, 则敌人必进窥堂奥,我公于此,当泯界限之见,从速派兵来援…”。湖南都督府的焦达峰、陈作新也把援鄂作为首要任务,于27日就派出了以49标为基础编成的独立第一协登船开赴武昌,此时梁宪屏已升任49标一营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