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追寻三民主义理想之路——记我的祖父陈蕴瑜(2)

辛亥革命网 2021-05-20 09:1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瑾 陈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回顾祖父的一生,他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书生,到街头游行抗议反对二十一条的热血青年,毅然投笔从戎投考讲武学堂,从一个青年军官到追

  二、投笔从戎

  眼见国家积弱积贫屡被欺凌,重新回到教室上课的祖父百思不得其解,恰在这时,他意外得知贵州陆军讲武学堂正在招生,是由参加过辛亥革命刚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来的贵州人何应钦担任校长,与何一同归国的谷正伦、张春圃、朱绍良、李毓华、王绳祖等人担任教官,这个消息一下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祖父毅然提前结束在模范中学的学业,马上前去投考陆军讲武学堂,先经过体力、视力、听力的检查,再笔试国文、算术、军事策论等科目,祖父一向品学兼优,再加上他一米八几的魁梧身材和身手,于是以优异的成绩很顺利考入了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第二期。

  贵州陆军讲武学堂校长是何应钦留日归国的第一个职务,踌躇满志的何校长基本沿用了日本士官学校教材、教育方法、军事学理论,新生先入伍训练半年后再开始课堂教学,开设了战术学、筑城学、兵器学、地形学、交通学、典范令,并特聘日本陆大生能村作为顾问,期间还短期进行过简单日语培训。何应钦对学校的教育训练也都事必躬亲,他常到学校作精神训话,有时还代替教官作训练示范。无论烈日、风雨,何应钦作劈刺、野外操作或队列示范,一连几个小时,很多学生在体力和耐力上都无法超过他,至于动作的准确规范,更少有人能与之媲美。祖父和他的同学们都被校长的精神所折服,也养成了严于律己的作风,讲武学堂清新上进的学风,赢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好评。

(图片说明:这是目前唯一找到的贵州讲武学堂照片,祖父1919年毕业于该校)

  因何应钦、谷正伦等一众教官都是留日出身,大多都参加过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经常在学生中传播辛亥革命的思想和民主共和的观念。1918年11月,祖父和同学一起在校期间参加了何应钦、谷正伦组织的“少年贵州会”,何应钦任主任理事,这是仿效 “少年意大利”而成立的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团体,师生经常在一起探讨救国救民的方略,编撰出版了《少年贵州报》,公开宣传民主与科学,倡议建设民主新贵州。

  三、革命洗礼

  就在祖父即将完成学业的时候,国际国内形势风云突变,一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召开了,作为协约国之一的中国却要再次丧失被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主权于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在北京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作为讲武学堂这些投笔从戎的学生更没有理由袖手旁观,祖父和他的同学们与民众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号召全社会抵制日货,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讲武学堂校长、少年贵州会主任理事何应钦积极联络社会各界,成立贵州国民大会声援京沪,反对省议会、警察厅干涉学生运动,公开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反对巴黎和会及北洋军阀卖国政府。

  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之后,作为贵州新式军校招收的第一批军事骨干,讲武学堂第二期180多名学员全部充实到黔军中,祖父分到黔军第25军从排长做起,开始了他的职业军官生涯,由于祖父带兵有方,英勇善战,深得官兵信赖,很快就崭露头角,升任连长之职。

  祖父治军严谨、严于律己,在家乡还曾流传了一段故事,就在1920年,当时曾祖父在老家为祖父祖母操办婚礼,眼看良辰吉日到了,新娘的花轿都抬回来了,可是新郎自己不仅不到而且没有半点消息,一家人望眼欲穿等不到新郎官,最后只能让祖父几岁的小弟代替拜堂,祖母也深明大义,一切如常举行,照样侍候公婆和一家大小。几日以后,祖父方才急急忙忙赶回家中,原来婚礼前有紧急军务不能离开,送出的信又在半路被耽搁了,所以无法在婚礼当天通知到家里,于是,就有了之前那场只有新娘的婚礼。祖父就这样错过了自己的婚礼,不过,婚后夫妻琴瑟和谐甚是恩爱,也就增添了一段佳话。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