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海、伍于簪后人追忆先辈革命往事(2)
辛亥革命网 2011-09-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梁瑛 查看:
虽然二人满腔热血投身革命,可惜事与愿违,平定陈逆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时,国民党高层分裂,孙中山因长期为革命奔波,病痛缠身,一九二四年北上治病,一九二五年初病逝北京。至此,先祖梁长海、伍于簪二人离开政坛,回复生意人身份。以前,他俩也是以商辅政。革命胜利了,先祖俩并不要求一官半职,以权谋私,获得多少补偿,更难得可贵的是不把革命经历,向儿女晚辈炫耀,致儿女们知道极少,他们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
伍于簪外孙女梁瑛(原名梁桂宝)与孙中山先生墨宝合影
尽管先祖对儿孙们绝口不提那段光荣历史,但水过必留痕,现在我们想来,还是有可以追溯到他们有意无意留下的一鳞半瓜,值得追记和怀念。
其一:一九二七年梁长海的次子梁南兴与伍于簪七女伍恩连,结为连理。他俩就是我们兄妹五人的父母亲(现均在美国定居)。这父母之命,注定着先祖二人关系的延续。
其二:梁长海对中华民国有着解不开的情结。祖父有五房太太,儿女众多,他不给女儿们预取名子,只给一个“娣”字作为同辈,却给儿子们排好名字,他先给前面的儿子取名东、南、西、北、兴字辈,大概是取其四方兴旺之意。伯父是东兴,父亲南兴,婚后是立字,按族谱为光字号,伯父字光龙,父字光正。下面西位叔叔是西兴,北兴。用完这四个方向主词之后,他选定了一句话:作为以后出生的儿子们的名字:“中华民国万岁永定统一”,即中兴、华兴、民兴、国兴、万兴、岁兴(后改为年兴)。他有十三个儿子,八个女儿,用娣字排名。生了统兴之后,最后生的是女儿,勉强取名一娣,以完成他的心愿。但中、华、永、定四位叔叔夭折,其余的活到成年以后,至今仍健在的有民兴,八十多岁,统兴也有七十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才了解当年祖父对无数先烈为她付出生命,辛亥革命胜利建立的中华民国寄以莫大期望,那是他贡献过几十年心血建成的国家,给儿子们起了表达宏愿的名子,以慰老懹!如今我们姑姑、叔叔们多在大陆定居。
其三:外祖父伍于簪后人的家中,珍藏着孙中山先生的墨宝,条幅“天下为公”,上款题有“于簪先生属”字样,下款为孙文及印章。一九九三年,我第一次看见该墨宝,是在十舅母家。为此我曾写过一篇短文,追述很久以前的一段往事。
我母亲曾告知,在她出嫁前,有一天晚上,她的父亲催她与弟弟妹妹搬上三楼睡,腾出二楼来,别的不准问。次日,才知道有重要人物来过,那就是孙中山的贴身警卫马湘先生(他是外祖父的同学、挚友)护送孙中山、宋庆龄为逃避广州陈炯明追杀,乘搭“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船)路过香港的那一晚。外祖父早就是孙中山夫妇可信赖的革命同志,后来获赠这墨宝是顺理成章的事。外祖父去世较早,生前没有把此事告诉女儿。
马湘先生一生与孙中山从不分开,忠心保卫孙中山。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守望中山陵,直到退休,他老年定剧广州祖屋。他的大女儿马丽秋是我大姐与姐夫的介绍人,一九五三年,我曾与母亲去探望过马湘夫妇,母亲称他们俩马叔、马婶,已年过八旬。他们的小儿子马钟麟与我认识,大儿子马祥麟在北京居住,不幸患癌,曾托我在安徽芜湖买一种中草药寄去,现在多年没有联系。
外祖父伍于簪有十个儿女(六男四女),有的早年留学美国,最小的舅舅进入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海军将领,解放前几年常驻军青岛,担任美国支援国民党海军的军舰艇“美朋号”舰长。一九四九年军舰撤离大陆去台湾,舅舅留在香港,后移民美国,未满六十岁病逝旧金山。外祖父的后人,没有人提起过爷爷的革命事迹,更不知道当过银行副行长。表兄妹们现居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澳大利亚等地,不大会中文,只有表妹刘琪慧定居山东济南。
其四:留下零星可供证实梁长海、伍于簪二人革命事迹的文献:计有孙中山任陆海大元帅,以大本营公报第一号令,任命梁长海为第一任中华国民银行行长,伍于簪为副行长;梁长海给孙中山的信件一则(现存上海档案馆)复印件附上;中山先生致梁长海、伍于簪二个函(复印件);孙中山给伍于簪的墨宝照片等,都一一呈现出来,他俩在辛亥革命大潮里已有定位、留名,历史已经记录下他俩的贡献。
作为梁长海与伍于簪的至亲后代,他们许多光辉事迹我们知道得很晚,几乎在百年之后,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这些历史文献中,使我们家族,颇为众多的子孙们认识和了解到,两位先祖高尚的人格。一百多年前,两位商人身在海外,用自己经商所得,为祖国的民主革命,国家富强,倾囊相助,进而冒生命危险,投身革命,他们是无数爱国华侨的一分子,也是华侨之光。当革命取得成功后,他俩功成身退,回复生意人身份,自己不想做官,当然不会让子女做官二代。他们默默付出,悄然离开,只是做了一份无私的奉献。这种高风亮节,值得儿孙们敬仰,引以为傲,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比物质遗产,更值得我们珍惜。
值此辛亥百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两位先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所作的贡献!
(作者原名梁桂宝,系梁长海的孙女,伍于簪的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