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父亲:辛亥老人徐定涛

辛亥革命网 2011-08-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锡霖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是浙江宁海县人。我父母徐定涛、程美英均是辛亥革命老人,留学日本时参加同盟会,曾任驻沪督办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之职。 ,忆我的父亲: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是浙江宁海县人。我父母徐定涛、程美英均是辛亥革命老人,留学日本时参加同盟会,曾任驻沪督办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之职。

  日寇侵略宁海前夕,风声紧张,老百姓都纷纷逃离,到乡下避难。那时我在小学读书,我们全家亦逃离到北门外地树村,在乡下的农家避难。宁海沦陷后,鬼子残忍,无恶不作。记得当地众乡绅联名要我父亲出山,做维持会的工作。我父亲毫不考虑,毅然拒绝,一身正气,不做汉奸,不做卖国贼,不做无耻于民众之事。到了地树村后,防止鬼子前来扫荡,我父亲主动与当地乡村有关人员,研讨了在出入的要道口挖濠洞,埋土雷,防止鬼子前来侵袭。

  我父亲隐退乡里后,看破红尘,从不再问政事,从事研究医学。其实我大姐徐锡懿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医,从未出嫁,跟随父亲一生。我父亲作参谋,有疑难病症,父女俩认真研讨后,最终开方,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贫病不计酬,不收诊疗费和处方费。遇到家境贫寒的病人,将自备药奉送上一个疗程。病人康复后,来谢礼,就酌情收一些。父亲不但精通医术,而且对八卦命理,都有相当研究。

  我家家境贫寒,子女多,父亲只供我们读到初中,就叫我们自力更生,自谋生计。这也难怪,稳居乡里后,无固定收入,依赖我叔叔与我们打工收入来维持一家生计。他有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天天记日记,内容以流水帐为主,月月看收支状况。如果这个月透支了,下个月就从俭节约补上来,一直记到他仙逝。

     我父亲只要遇到乞丐上街乞讨,一律施舍,哪怕是剩余饭菜,都会给上一些。遇到困难的乡邻,会不定期的资助。乡邻都赞称徐先生是个热心公益的人。从新昌逃荒到宁海,住在桑园的石千农、石于农兄弟俩,能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日子,这与我父亲多年来的关怀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父亲看上去很威严,但心地善良。他对于子女要求苛刻,总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奋发图强,要自谋生计,要自己外出闯天下。我参加革命后,从信札往来上,不时提醒我,要热爱党,热爱祖国,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