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良、刘之堂——辛亥革命中的巢湖刘氏一门(2)
辛亥革命网 2011-08-0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祖父、叔祖遇难后,朋友和弟子学生在巢县掀起声势浩大的学潮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抗议反动官府残杀刘之良、刘之堂,时人作《哀南巢》一文贴遍大街小巷,文中有“三木频加,惨痛刘郎之血”等语(摘自《巢县人民革命斗争史》,中共巢县县委党史办公室编,1982年),怒斥反动军阀县长王锡山当走狗残害忠良。1914年王锡山离任去东门水码头乘船时,数百民众聚集水码头烧纸钱、抛秽物,祖母在众亲友护拥下挡道拦住王的官轿,揭开轿帘,将备好的一团血衣抛出,击中王的头部,成为轰动一时的“许氏血衣击敌,替夫报仇雪恨”故事。不久,王锡山得怪病死亡,袁世凯遭举国讨伐惊恐得病死亡,倪嗣冲也因民怨下台得精神分裂症死亡。恶人终无好下场,真是大快人心,巧合天意报应。此后,祖母和亲友弟子等多人迎奉祖父、叔祖灵柩归葬故里巢县东炮营祖坟,立碑奠祭。反袁斗争和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宣告成立,巢县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隆重公祭辛亥革命烈士。祖父刘之良、叔祖刘之堂,遂被后世人们誉为辛亥革命中的巢湖刘氏一门双烈,深受家乡民众尊崇,在族人聚集地东炮营、西炮营和东门外一带,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成为族人美谈和传世佳话。
从我开始记事的三、四岁起,每年清明节都跟随父辈奠祭祖父、叔祖,在我印象中,墓前摆放许多花圈、花篮,除烧纸外,碑前石台总是摆满了酒莱和花果,表达了后世人们的哀思和怀念。但后来,在1958年“大跃进”那个特殊年代里,东炮营祖坟被铲平,不久,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和城市折迁等多种原因,故居刘家老屋和祠堂也被拆掉,实令人扼腕叹息。笔行至此,我不由得想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碑身正面由国家主席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由总理周恩来题写毛泽东起草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自1840年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都得到了政府认可,得到了人民永久纪念,似已成为社会公理、公义和惯例,辛亥革命先烈理所当然值得人民永久纪念。可见,那种无正当理由的铲坟、拆屋行为,实属数典忘祖的不义、不智之举。试想,若没有革命先烈们毁家纾难,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能有如今人民当家作主、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吗?
听父辈们说,祖父、叔祖遇难后,家道从此衰微,家属亲友四处逃难。其时,家父才三岁,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终日以泪洗面,全靠典当借贷维持生计,艰难度日,境况凄惨。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始得抚恤,直至家父刘天麟成人后投军,在南京、重庆等地担任海军运输舰长。家父曾参加抗御日寇的江阴抗战、武汉保卫战和宜昌战役,在战斗中不惧敌机轰炸,救护落水军民,立有战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归故里巢县定居,同年我出生。此后,家父一度经商,后教书育人,继承了祖父未竟之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实事求是,走符合国情、注重民生的改革发展之路,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明进步,国泰民安,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如今巢湖刘氏家族后人已达千人之众,其中刘之良、刘之堂直系血亲后人已有百人之多,均恪守“忠义传家”家训,分布在工、农、商、学、军、政、科技、文化各界,努力工作,各有所成,有的还颇有建树,有的竟成为业界翘楚。
今年适逢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笔者以刘之良嫡孙身份,遵照族人意见,挖掘史料,收集祖辈口传和坊间传说,现将祖父、叔祖在辛亥革命中的部分事迹整理成文,奉献给社会,意在缅怀革命先贤,弘扬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并且弥补巢湖志史上清末民初时期的残缺不全之处。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近代、现代经受了过多的风雨和创伤,尤其是前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时带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史档案,造成大陆收集整理清末民初历史资料十分困难,笔者在查阅这一时期的政治、历史、人物、司法档案中,发现不应有的断档和空白,希望两岸文史工作者加强合作,共同为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精华而努力。笔者在收集有关祖父、叔祖史料的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安庆市档案馆、天长县方志办、巢湖市居巢区方志办和党史办,以及陆道胜、袁传华等同志的帮助,在此特致谢意。
最后,谨以辛亥先烈后裔身份,向国内、海外一切关心、支持、赞助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的机构和人士表示感谢。愿辛亥革命精神万古长青!辛亥革命烈士万古留芳!
(作者:刘平贵,男,安徽省巢湖市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高级工程师,原副局长,系辛亥革命烈士刘之良嫡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