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江来甫烈士

辛亥革命网 2011-05-31 00:00 来源:楚州政协 作者:江琴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先父江来甫又名祖同,排行第四,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由三十三标标统、著名革命党首领赵声引荐,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此走上
 

  先父江来甫又名祖同,排行第四,江苏淮安府山阳县(即今淮安县)人,1875年6月生。清末秀才,工楷书,写得一手赵字。家贫,就食于安徽五河县,业当铺。幼承先祖父仲琴公庭训,给他一生思想和事业影响很大。爱读明史,至《扬州十日记》,知清兵入关屠杀之惨,愤而拍案,从此萌生仇清恨清思想。1902年弃商从戎,分驻南京南洋第九镇(等师)十七协(等旅)三十三标(等团)。从行伍中参加学术科考试,升学习官、排长等职。1908年秋,参加集中于安徽太湖县之第九镇和第八镇(驻湖北)军事大演习(又名秋操)。后考入南洋讲武学堂,毕业后提升为第一营前队队官,由三十三标标统、著名革命党首领赵声(字怕先)引荐,与同僚冷遹(字御秋)、熊成基,柏烈武、林述庆等革命志士,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从此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积极在新军中开展活动。

  辛亥(1911)年旧历九月中旬,新军第九镇统制官徐绍桢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宣布起义,脱离清廷。新军占领雨花台作为攻城据点。我父江来甫为三十三标第一营管带(即营长),任中路前卫司令。在激烈战斗中,备路战士义愤填膺,甚至脱光上身准备肉搏。当时陆军中学部分学生自愿组成敢死队,每个队员好象初生的牛犊一样,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奋勇突击,或匍匐,或跃进。在距雨花台炮台约一公里处时,敌军突增三个营。我军每人仅五粒子弹,且多已射完。在各路失去联络、弹药缺乏的情况下,新军乘着当夜大雾,陆续退集镇江、高资、龙潭一带,整顿反攻。

  经过六昼夜的整休,在镇江军政府紧急会议上,由陆续集结于镇江的浙军朱瑞的一个支队、苏军(苏州),沪军洪承点的一个支队,粤军黎天才的一个支队、镇军(原第九镇),以及先由上海同盟会运动成熟脱离清室开进镇江江面与民军合作的海军舰艇十三艘,组成江浙陆海联军。并经各军管带、海军舰长以上将领决议,推举苏军都督程德全(原江苏巡抚)为联军总司令,徐绍桢副之。誓师同攻南京,声势浩大;并得上海方面补充弹药,气壮山河。遂取“分进合攻”方略,径取南京。我父江来甫率第一营为先锋。原学生编组的敢死队编入该支队炸弹队配属第一营。我们首先在龙潭激战约半天,消灭敌一个整营,大挫其锐气。敌人依仗南京城垣坚固,城内外炮台林立、易守难攻的优势,妄想据险顽抗。十月初十前后,联总发布了攻城命令,限各军三日内攻入城里。各军奋勇猛攻,苏、浙、粤三军并海军的火力从江面助攻,以阻止浦口方面敌人增援。我们先后将城外雨花台、乌龙山、幕府山三处攻占。敌退入城内据守,猛烈向我射击。联军冒死攻城,初不得手。天堡城耸立紫金山西峰,鸟瞰全城,地势险峻。上有敌军重炮、机枪,弹发如雨,但炮手技劣,多不命中。我镇、浙两军新组两个突击队,分向紫金山峰之东、西两端,冒大雨仰攻。我们的敢死队在敌后扰乱,配合正面猛攻,敌我伤亡均极惨重。我军将士奋不顾身,在滂沱大雨中,与敌英勇肉搏,拂晓时分终于攻占天堡城。同时,我幕府山炮台距城较近,用重炮猛轰张勋指挥部(北极阁)及张人骏督署,铁良将军衙门。炮声震天,炮弹横飞。敌人主力巡防营统领王有宏在天堡城被击毙,铁良的旗营二千人亦被消灭。城廓险要,城内外炮台,均为联军掌握。镇军将领、三十三标第二营管带杨韵珂(福建人,同盟会员)身中敌弹,不下战场,带伤指挥,终于壮烈牺牲(后中山先生将天堡城改为“韵珂城”以示悼念)。镇军前锋从太平门首先攻入,柏烈武部随之入城。林述庆率镇军抢先进入两江总督衙门,并贴出准备好的安民布告。对此,联军很不满意,柏烈武和我父商议,劝林以大局为重,退出总督衙门。林、柏与我父皆系故旧,极为融洽,故能解决这一矛盾,此亦攻克南京城之一插曲。苏军攻开南门,沪、粵两军打开仪凤门。张勋等见大势已去,率残部不足二千人,于深夜出汉西门,北逃徐州。民军彻底粉碎了清廷在南洋的精锐,胜利光复南京,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7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宣告中华民国建立,下令北伐。以镇军林述庆(原驻镇江第九镇三十五标管带,镇江光复,成立军政府,推为镇江都督)为北伐军总司令,统率粤、淮、镇三军,分左、中、右三路,以徐州为目标,会师北上,直捣幽燕。中路粤军沿津浦线;左路淮军,沿寿州、正阳关、肖县;右路镇军,经扬州北进。

  这时,我父江来甫编入冷遹师长的镇军第一师(后改为第三师)第二旅三团任团长,并由师长配属步兵连、辎重兵连,编为第一支队。该支队渡江进军扬州、淮安、清江(今淮阴),过洪泽湖转安徽临淮关,归皖军柏烈武军长指挥;然后占领安徽颖州府与进攻徐州军相呼应。

  支队进入扬州。扬州军政分府都督徐宝山部,纪律松弛。我父亲与徐婉商,要求严格遵守孙大元帅命令,以爱民为第一,完成北伐使命。随后推进淮安。先到该县的“淮泗讨逆军”臧在新第四支队。该部人枪不足一千,成份复杂,擅自搜抄清朝官吏家室,以致人心惶惶。我父认为这是违背中山先生推翻帝制、五族共和、建立民主之宏旨,有严重的复仇主义倾向,遂善意劝阻。有一次,臧部抄得前直隶总督杨士骧家(地址在淮安南门更楼东,现为县袜厂厂址)马蹄袖貂套子(朝服)三十六件,黄金、白银若干两。我父劝其将衣物交还原主,黄金、白银点清数目后由原主自愿亲送南京大元帅府献助军需(由我支队会同臧部派人护送)。

  前此,原驻清江浦第十三协哗变,都督蒋雁行请援甚急。总司令林述庆以我父是淮人,情形熟悉,乃授以相机处理之权。我父率部推进山阳(今淮安),由于后勤运输困难,粮食一时接济不上,全军吃了两天稀粥。我父一贯与士卒同甘苦,视士卒如手足。因此大家毫无怨言。军抵城郊,先派出一个营在距城十五华里的板闸镇占领阵地;另以一营驻河下盐河北一带为预备队;敢死队分驻山阳四门,以东北两门为重点,侦察郊外零星乡村,防范莠民乘机扰乱。同时,由副支队长彭笑潮(南通人,同盟会会员)赴清江浦向蒋雁行联系,为本支队开赴清江预作部署,又派敢死队队员韩德勤(泗阳人)、章坚(山阳人)和我随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