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周恢初

辛亥革命网 2011-05-30 00:00 来源:长沙文史 作者:周德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祖父周恢初,字用宾,又号进燊,是同盟会员,湖南辛亥首义的参加者,解放后被尊为革命老人,受到省县人民政府的优待。 ,我的祖父周恢
 

  我的祖父周恢初,字用宾,又号进燊,是同盟会员,湖南辛亥首义的参加者,解放后被尊为革命老人,受到省县人民政府的优待。

  我家世居宁乡靳江之滨的石潭乡,即花明楼区东湖塘乡许家坝村。许家坝周家老屋是我家从祖先插标为业起,一直住了18代的老屋。我家世代以耕读为本,17代,代代有人种田,有人习武,也代代有人中秀才和设馆教授生徒。我家亲戚故旧读书的、做官的不少,在旧社会称为书香世家。到满清末年,这个世家已经负债累累,有田没有租收,有屋无法修葺,成了寒士之家。

  祖父的父亲周元凯是个武秀才,早年随周铁真、周英父子在左宗棠部下到过甘肃、新疆等地,做过下级军官,有个“五品军功”的头衔。晚年因双目失明在家休养,年将90,但身体硬朗,为人豪爽,直到民国三十六年春天才死去。我亲眼看见过这位曾祖父。

  恢初公是元凯公的长子,小时曾在他的伯父勗哉秀才开办的私塾读书。他工于诗对,会写四六文,写得一手好正楷毛笔字。祖父是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二月初六巳时出生的,到1908年他已经17岁。这时,曾在我家读书的同盟会骨干周震鳞(字道腴)回到了乡下。他见我祖父长得一表人才,身体魁梧,聪明灵利,经我曾祖父的同意,把祖父带到湖北,保送到湖北讲武堂学习。祖父从湖北讲武堂毕业那年,由周震鳞、陶铸伦介绍加入了同盟会,派他回湖南秘密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09年,周震鳞介绍祖父到湖南新军五十标三营后队当兵。在当兵期间,他奉吴连斌、周震鳞、陶铸伦等指示,秘密联络同志,进行革命活动。由于有在五十标任军官的亲友的帮助,他入五十标不久,就被以优秀新兵资格送入特别班学习3个月。结业后回队,被提升为一排二棚副目。这段时间内,他曾介绍同乡成光耀和成的好友湘乡谭道源加入同盟会,并发展已经入伍当正目和正兵的表兄弟杨锡光、杨达三、贺顾全、杨自吾,盟兄弟蒋海涛、夏式麟,本家周福生等秘密加入同盟会。这样,他们就在湖南新军中形成了一股力量。

  辛亥革命前,一批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王隆中、余钦翼、曾继梧等10余人来到新军中当教官。这些接受过新思想的青年教官对文化高的青年士兵和兵目格外喜欢,他们把《猛回头》、《警世钟》等革命书刊带到营房,让士兵们学习。因此,革命风气大开,这对周恢初等人的革命活动十分有利,后来这些教官也都成了周的战友。

  1911年春夏,革命党人先后在天心阁、清水塘召开秘密会议,商议举行起义事宜,周恢初都参加了会议。湖南巡抚余诚格听到密报,决定把新军一部立即调到宁乡、岳阳、攸县、常德等地,准备镇压革命。

  五十标三营奉令开驻常德。周恢初却属被留在省城的一部份,于是他得以与五十标留守兵中的同盟会员鲁莹、王运钧,四十九标留守营房的李正林、夏楚璜(式麟),炮队杨达三、李振军等保持联系,先后在天心阁、水陆洲、朱家花园等处开会,密谋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胜利,人心震动,新军代表活动频繁。接着炮兵营吴舜臣被捕遇害。炮队代表又听说所有新军一律要于九月初一拂晓(10月22日)开出省城。于是李金山和周恢初立即去四十九标告诉安乃超。安乃超当机立断,发动起义。当日,新军分两路扑城,很快即占领省城。

  新军反正成功后,湖南军政府命令扩充部队,准备援鄂。参加了起义的正副目,升为连排长,每人发一把指挥刀。周恢初升为连长。反正的新军一面宣传革命意义,一面宣传妇女放足和男女一样剪掉辫子。周恢初这时发动长沙二十几家亲友个个剪了辫子,还组织年轻人到街上去剪辫子。

  长沙光复后,同盟会员杨宗实等把《长沙日报》改为《大汉日报》,每日发行1000份,据周恢初后来回忆说,他曾在这份办得不久的报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和一首诗,宣传光复汉族的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后,周恢初被调到第一镇充当镇本部副官兼镇代表。1912年,被提升为营长,以后反袁、驱汤、驱张,无役不从,逐渐升到副团长、参谋主任等职务。民国十四年,周恢初辞职回乡,先后在长郡中学、宁乡中学、箬山小学担任过国文和体育教员,后来在家里开办私塾以教授古文为业。

  1926年,宁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周恢初的长子周粹存担任了农协会财政部长和党支部宣传委员。周恢初积极支持儿子的革命行动。他还应邀到平民夜校上课,到农民协会大会上讲国民革命的道理,并与土豪劣绅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

  马日事变以后,宁乡白色恐怖严重,周粹存被反动派指为共产暴徒,悬赏通缉,后被国民党杀害,家里仅有的什物也被土豪劣绅抄去作了赔款。从此,周恢初更加受到歧视和打击,但他并不向恶势力低头,以安心授徒度日。1938年抗日军兴,张治中当湖南省主席,乡村中实行民众训练。这时,周震鳞又以国府委员身份回到家乡,于是家乡的一班辛亥老人又出来参加组训民众的工作。闲居在家的夏楚璜(式麟)当了石潭乡乡长,周恢初担任了石潭乡军训主任。不料张治中随即他调,薛岳接充省主席。于是周恢初又回到家里教书。

  1948年,程潜回湖南任省主席,组织辛亥革命同志会,周震鳞、黄一欧、仇鳌等人立即推介周恢初为该会驻会会员。周因一身患严重癣疾,痛痒难当,不能到会工作,但他跟驻会工作的鲁莹、陶迪生等人经常联系,并支持他们的工作,并负责宁乡靳水4乡数10位辛亥革命老同志的联络工作。解放后,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发给他“501”号开国纪念章一枚,按月供应他的生活费。程潜还来信嘱他到长沙治病。以后周恢初老人在农村受到当地政府的照顾,曾数次列席全县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当地社队安排他到经销店管帐,照顾他的生活,直到他1961年2月18日去世。县人民政府发给了安葬费,大队党支部主持了追悼会。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