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刘道一烈士

辛亥革命网 2011-05-25 00:00 来源:天下湖南 作者:刘安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叔父刘道一,字炳生,别号锄非,1906年叔父奉黄兴命,回湘策划武装起义。萍浏醋大起义爆发,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失败,叔父在长沙
 

  我的叔父刘道一,字炳生,别号锄非,生于1884年。他比我父亲刘揆一小六岁。在启蒙教育阶段,得先父教诲,受益匪浅。叔父在四五岁时读《孟子》,就能朗朗成诵。叔父在语言方面,禀赋非凡,善于模仿各地方言,尤精英语。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爱好拳术,具有一定功夫。

  1904年,叔父考取官费生去日本留学,与秋瑾等结为亲密战友。出国前叔父即参加了反清团体华兴会,并曾衔黄兴之命,说服了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为长沙起义积蓄了力量。这次起义以事泄失败,叔父逃亡日本。

  叔父能言善辩,交游甚广,有号召力。在日本和秋瑾、刘复权、王时泽、仇亮等参加了“三合会”,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5年参加了同盟会,被推任书记、干事等职,经常被派进行对外联络,被黄兴誉为“将来的绝好外交人才”。

  1906年叔父奉黄兴命,回湘策划武装起义。12月4日,萍浏醋大起义爆发,湘赣边境义师达三万余众,声势浩大,屡败清兵。但终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失败,叔父在长沙被捕,遭到刑讯逼供。他坚贞不屈,并厉声呵斥清吏曰:“士可杀,不可辱,死则死耳!”清吏因其所佩印章刻有“锄非”二字而判为死罪,1906年12月31日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婶母曹庄当时就学长沙周氏家塾(后改周南女校),闻讯自知将不免株连,自缢于该校宿舍内。祖父在湘潭猝死狱中。我母亲黄自珍逃亡上海,由父亲接赴日本。

  叔父殉难消息传到日本后,同盟会总部开会隆重追悼。先父作了“哭弟诗”八首,以告慰烈士英灵,词情哀切动人。今录其二首:

  其三

  厉声可杀不可辱,争传烈士死能甘。

  狰狞官为虚前席,桑梓人谁脱左骖。

  阙下金鸡刚入树,云间旗鹤已归山。

  赤虹剑血千秋恨,三舍干戈挽日还。

  其七

  竹染湘妃涕泪滋,忍教多难累娥眉。

  美汤和血调尘釜,霜水明心冷素帏。

  妫贤尚存双宿将,程婴安在一孤儿。

  遥知一死浑闲事,伉俪相逢莫更悲。

  (刘安鼎遗稿,公谊整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