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提督张彪的百年倒影——回忆父亲张彪(3)

辛亥革命网 2014-06-11 00:00 来源:中国城知旅 作者:撰稿:张佩玟 图片:崔小葆 王守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叫张佩玟,今年97岁,是清朝末年镇守武昌的第八镇统制张彪的第16个孩子,武昌起义是从镇守武昌的新军内部发起,那么镇守武昌的统制张彪

  1908年,光绪与慈禧先后去世,三岁的宣统溥仪继位,张之洞受命辅佐朝政,湖广总督有瑞澂继任。满人出生的瑞澂上任不久专门欺压汉人,并以捕抓革命党人为能事。父亲张彪再三劝阻,一次查到俄租界有革命党籍大量花名册,父亲劝说其中有大量是假造名册,不能乱捕“新军”内革命党人,以安军心,但瑞澂一意孤行,先后捕杀彭楚藩等30多人,以至于让张之洞气愤得咳血而死。使用着新式武器、接受着先进思想理念的“新军”成员怎能忍受乱杀无辜?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第八营工程营首先开枪,打死先来镇压的排长、队官及管带,冲出营房,奔往“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当时驻守武昌的清军有22个营,参加革命起义的只有5个营,共有17个营在清军将领的控制下,其力量大于革命军的3倍,当时的清军将领就是统制父亲张彪和协统黎元洪。父亲张彪冒着风险前住请示总督瑞澂,然而,瑞潋早已带着家眷挖开督署后墙逃跑。父亲张彪带着清军在巷战中且战且退。父亲的原则是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因为新军是他一手组练起来的,新军士兵又是他严格考核而选拔出来的,长期在一起操练所结下的情谊,每一个士兵犹如自己的兄弟,怎能够自相残杀呢?父亲说,假如当时以他控制的兵力对抗起义部队,那将不知有多少人员伤亡?

  尽管瑞澂把武昌失手责任全部推到父亲张彪身上而为自己开脱,但瑞澂既不采纳摄政王载沣的指令将潜伏在军营中的革命分子的领头者缉拿,也未听取统制张彪的进言“将名册当堂销毁,不追既往”,辛亥革命的从武昌起义那也是必然的了,大清王朝也因武昌起义而走向衰惫就是自然的了。

  对晚晴腐朽没落亡国迹象己无回天之力,对革命有着同情心却难割斩旧谊恩情,在当时情势不容左右而必须做出抉择的父亲选择了退隐,随日兵舰潜赴日本长崎。

  如果张之洞不调入京城仍担任湖广总督,如果瑞澂不任湖广总督而是由另一人执掌总督一职,如果瑞澂任湖广总督而不乱杀无辜,如果新军中没有那么多的先进思想理念,如果父亲张彪不坚持“自己人不杀自己人,也许,武昌起义就不会发生,或晚一些发生,但历史不是由那么多“如果”组成,而恰恰都是由“但是”而改变,武昌起义亦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