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先父林君复烈士(2)

辛亥革命网 2013-09-03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林小慧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余年届八旬,少时常闻先父林君复忆追随孙中山先生及其生平事迹,至今未忘者略志于后:,回忆先父林君复烈士,

  不图仕宦与重视革命友谊

  当广东全省光复后,广州七十二行商界推选先父为广东都督,他婉辞推却,认为革命目的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应功成身退,(此职让与胡汉民)。后中山先生亲自委任先父当大元帅府参议,廖仲恺先生多次推荐先父任农民部长兼中山县长。伍延芳博士任外交部长时,任先父为外交官,先父均一一婉辞不就。不求闻达,于此可见。先父因痛恨旧社会腐朽,晚年隐居山中寺院,布衣素食。当时陈铭枢(民主人士)及李宗仁多次劝他下山,他表明晚年心迹,长居古刹。先父一生不谋名利,身无长物,但于革命战友,经常解囊相助,刘师复与父为肺腑之交,刘刺杀清水师提督李准未成,出狱后肺病危殆,父亲日夕守望照顾,直至他与世长辞,而死后萧条,先父即卖衣物,为之殓于杭州西湖,足证其对革命同志的深厚友谊。

  治学精神与才华

  先父治学甚笃,尤喜翻译,生平沉浸于大量古籍书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无一不精通。他文学修养渊博,偶有所感,即为诗、为词、为对联,计有四千余首,惜抗战时散失无存。前海军部长程璧光于护法斗争中牺牲。其石碑立于广州长堤,碑刻之《殉难记》即为先父遵孙先生嘱,用“四六骈文体”撰写。二十年代末期,赴日本大量翻译禅宗佛经及中医书籍,孜孜不倦,数年如一日,其翻译工作,不但体现个人的治学精神,而且对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贡献颇大。

  先父精通三国文字,懂德文、日文、英文,在追随孙先生期间,总统府;一切对外对内重要文件均为父亲撰写。孙中山先生对其工作,甚为信任和嘉许。

  赴德未成,赴日翻译佛经及中医书籍

  父亲通德文、英文,二十年代初,被派德国留学,由广东高等师范(简称高师,即今中山大学前身)拨款作经费,时邹海滨主其事,广东高师校邗亦有登载,但因先父患病而中止。

  先父与伍延芳先生友善,酷爱研究禅宗佛经,精通日文,于二十年代末期东渡日本,动身前告我,一一六八年与一一八七年日本人荣西禅师两次来中国学习禅宗,足见我国与日本友情源远流长,此行先父住日本长崎舅家,终日孜孜不倦翻译佛经及中医书,其所携带书籍共五、六箱之多,每夜必挑灯缮写,常常伏案书写而至通宵达旦,数年如一日,此种坚毅不拔精神,使人至为钦敬。先父时年五十,书写所用工具为铅笔,归国时告我一事,即彼翻译时积聚之铅笔屑,共有一抽屉之多,可供炊饭之用,后竟传为佳话。

  此次赴日译书,非但体现其个人之治学精神,而且对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贡献颇大,惜全部作品今难考查,其底稿亦于抗战时全部被焚无存。

  撰写《程璧光殉难记》

  一九一七年,海军总长程璧光脱离北洋军,率领北洋航队南下参加广东的护法斗争。当时莫纪彭任海军部秘书。不久,程璧光在海军部码头被反革命暴徒行刺,不幸殉难,为国捐躯,军政府(护法政府)饬令该部为其选写《程璧光殉难记》,莫纪彭素仰先父文章招诣甚深,因而邀请先父为其选写。当时程的石碑竖在长堤,《殉难记》一文刻于石碑上,后于某年被敌人搬迁至他地,今无存在。

  与鲁迅先生、李宗仁先生会晤

  “五四”运动以后,先父曾与鲁迅先生会面,先生问其对国运之设想如何,答以反帝反封建为根本国策,愿民众奋起救国,挽狂澜与未倒,对鲁迅先生之幽默与讽刺文风表示钦敬不已。此时,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父经常阅读《新表年》刊物,每年寒暑二假,父必以大量新文化运动杂志亨余,并教育我辈必须接受“五四”运动新思想,以迎接新形势。

  一九三三年,中上大学举行毕业典礼,先父以家长身份出席,学校请李宗仁先生讲话,会后李宗仁迎前于先父握手寒暄。并颂赞先父:“高风亮节不胜钦佩”。

  先父对腐朽旧社会,产生悲观情绪,晚年削发为僧,于一九四二年在惠阳象山古寺中病殁,身后萧条,“只带赤心来,不携寸草去。”孙中山先生生前曾以“毁家纾难,功成身退“八字赠给先父,足证先父见重与孙中山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