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园先生事略

辛亥革命网 2013-09-02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刘居上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郑哲园是我的外叔公,我虽然与他相处近20年,却只知道他是中山的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书法家、学者、教育家、老报人,一位毕生从未公开挂

  郑哲园是我的外叔公,我虽然与他相处近20年,却只知道他是中山的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书法家、学者、教育家、老报人,一位毕生从未公开挂牌行医的医师,而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的经历就知之不详。直到最近才从他遗下的医学笔记中偶然翻出一份旧剪报,署名“志冲”,原刊于大约为40年代初的香港《华侨日报》上,题为《郑哲园先生革命史略》。据我母亲郑淡然回忆,这位“志冲”先生,是郑哲园最喜爱的学生之一,原名为肖志华,肖志冲的名字是他从事报业后,由郑哲园为他改的。肖志冲于三四十年代在香港从事报业,不知为什么,其后竟从戎新疆,听说还做了“将军”,再后来就不知所终了。由于他与郑哲园的关系,他所记载的材料应该是比较可信的。现在我根据肖志冲的文章,加上我母亲的回忆,以及我少年时代与他相处时的所见所闻,综合写成以下的材料。有需要进一步查证之处,亦于文中点明,以给我邑文史留一份有一定价值的资料。

  先生名杰,字哲园,号五峰山人。生于公元1883年(?),卒于1960年。祖籍香山(今中山)濠头,而世居石岐。幼有神童之称,对经史百家之学,过目成诵。所著诗文古辞,虽宿儒莫逮。初入邑中师范专科,为黄冷观等同窗的莫逆之友。时值清末,民风渐启,又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乃倡民族主义,常为香港各报撰文,与李大醒、郑贯公等相呼应;又常撰写学术文章,与康有为、章太炎等相诘难。喜在集会上发表演说,在邑中创立达德学社、讲学会戒烟会、阅书报社等。其后又于广州各报撰文,鼓吹革命。由于已引起清廷注意,乃从广州潜回香山。邑中名流闻他归来,遂设“海天书屋”,请他任主讲。他明以讲学自娱,暗中仍的长兄郑彦闻、长嫂杜慧剑创办华益女子职业学校自任国文教师,凡六年之久。

  武昌首义后,香山义军即予响应,由郑哲园负宣传工作之总责。不久,香山同盟持正团成立,公推他为正团长,并打算请他主持民政,他均力辞不就,以能专心致力于报业。

  先是在此以前,他曾与同志他办《觉世钟报》,为石印版。盖因当时笛山堂未印务店之故,即此可见他的致力报业之早。(笔者按:《中山文史》总第十五加甘建波所撰的《中山办报史略》称,看来石印《觉世钟报》当比《香旬报》早,惜科手头无实物做证,有待于进一步查考。)所肖志冲文章介绍,郑哲园是在办了《觉世钟报》之后,才与郑彼岸等创办《香山旬报》的,其后又办过《岐江报》、《岐江画报》等。1915年(民国十年)郑哲园与他的长兄郑彦闻创办《仁言报》,并任主笔。此报直到1937年日寇侵华前夕时才停刊,历时二十二载,为中山办报史上迄今历时最长的一份日报。

  袁世凯窃国称帝时,郑彼岸办报讨袁于广州,请郑哲园共襄笔政,报刚出版便遭逢龙济光之乱。龙济光原是前清遗臣,奉袁世凯之命解散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广东省及各县议会,驱逐省都督胡汉民和副都督陈炯明,捕杀革命党人。黄冷观、刘育芬等俱被捕下狱,毛仲莹且被害于越秀山下。郑哲园也接连遭受军警的七次搜捕,终因邑吏敬爷他为人,多番通风报警才得以及时躲避,幸得身免。只可惜他苦心经营的“海天书屋”,却因乱军的进驻和蹂躏,所藏古藉荡然无存。

  龙济光之乱平定后,郑哲园结庐于石岐南洲(即今之亭子下石岐药厂一带),莳花艺竹,杜门谢客,唯以讲学为乐,自号五峰先生,又称南洲先生。其后中山师范特设国文专修科,请他当主任。次年,又应邹鲁之请,前往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党校及中山大学教授国文。当时省长杨永泰对他极为推重,陈炯明移师返粤后又请他任秘书长,与邓仲元、古应芬等共事。卒因与陈政见不合,又不善也不悄周旋于官场,乃辞官归里,重设“海天书屋”以授学。所授弟子,均邑中的一时俊彦,如曾任中山县长的黄居素、郑天健,石岐解放前夕的最后一任镇长陈思危等均出其门。黄、郑二人卸任后,都为香港著名学者,陈思危则迎迓解放大军进城,主持中山的和平解放。初期曾任职于军管会,肃反时遭冤狱镇压,近年已获平反及恢复名誉。这些均为后话。

  郑哲园自重返故园讲学后,闭口绝不言政事。邹鲁等多次邀他重出,都被他婉方谢辞了。关于他息影家园的原因,亲友们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他见政坛反复不定,本身又患病,故不愿复出;另一说是,因他的未婚妻子杨幻辞猝然早逝,伤心过度所致杨幻辞女士原是他的表妹,貌美贤淑,两人青梅竹马,情根早植,且于他任省府秘书时缔结婚约,不想杨女士猝然而逝,悲痛之余,他以聘室之礼安葬了杨氏后,从此万念皆灰,故不愿履步政坛。据我母亲及我个人分析,以上两说均能成立,但应以后一说为主。事实上,自杨氏病逝后,他矢志终生不娶,虽经中山沦陷亡命澳门等多次历难后,几科已身无长物,唯仍将杨氏遗像悬于书房,日夕相对。且一改以往的美男子翩翩风度,立誓并做到了终生不饰华服,终生不再沐浴。特别是后一怪癖的不可理喻,愈证明了他确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抗战胜利重返中山后,他从此不再讲学也绝少呤诗作文了。只是潜心钻研医卜星相之术,且因医道甚精,与名医余子修等结为莫逆之交。虽自命清高,从不持牌行医,而求医的亲友、街坊却日夕而来,有时竟至门庭苦市,一如医院的诊室,但绝不肯接受半文诊金。大概由于年老体衰之故,有一段时间,他对行医感到厌倦,便在书桌帝的粉墙上贴上一幅纸条,大书”今后再为人诊病者,乌龟王八蛋是也”。然而,经登门的病者一恳求,又忍不住把起脉来。令少年时代的笔者也感到忍俊不禁。

  其后,郑哲园终于1960年无疾而终。积压后仅余旧残装书数箱,用米粒大的字体墨笔抄写的医学手札十多本,均是用玉扣纸自订的巴掌大的本子。以及手写的《五峰山房诗集》一本,卷首为他少年时代的感遇诗,呤咏的是关于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令人愤慨的史料,有“书生空击剑,不忍说燕京”之句,这大概也正是他参与辛亥革命的缘由,诗集的卷末为数不多的诗文,大抵写了随手赠人,不存底稿,以致遗物中竟片纸无存,此亦中山文化事业的一大损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