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志士宋聘三

辛亥革命网 2013-07-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宋聘三原名宋五诏,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公学,加入竞业学会,创办《竞业学报》。1913年二次革命时期返回河南参

        宋聘三原名宋五诏,别名品三,字聘三,后以字行.河南禹县(一说永城)人,生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堂、东京政治大学,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公学,加入竞业学会,创办《竞业学报》。1913年二次革命时期返回河南参加反袁运动。后参加河南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中国国民党河南省代表,河南省临时支部执行委员。1924年1月被孙中山指定为河南省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会议.会后被派赴上海办理国民党党务事宜,历任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区执行部执行委员、常务委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回家乡创办禹县党组织,任许(昌)、禹(县)、登(封)、新(郑)、密(县)中心县委负责人,在本地开展农民武装起义。199年1月被捕后牺牲。 

  从清末秀才到孙中山追随者

  据民国《禹县志·山志》记载,具茨山之阳有朵耳山,朵耳山南掘地三尺有清泉,名曰浅井,浅井村名也由此而来。村中央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一眼大口井,井深一丈有余,水面离井口近在咫尺。相传,井旁有一石条通向附近小庙,因此村中流传着“七石一盘井,一步大石条,两庙八根椽”的谚语。在井的周围近6000多平方米的地方,有宋家大院,共有8个或三进或两进院落,房屋达300多间。1881年10月24日,宋聘三出生在这个村子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宋聘三,原名五诏,号话删,笔名爰爰轩,曾用名品三、品山、拼三,以宋聘三行于世。父亲宋曰修,自幼读书,后经商起家,一生为人厚道,品性正直;母亲李氏以俭为本,在操持家务之余,从事田间劳动。宋聘三自幼受父母亲优良品质的影响,养成为人忠厚、好学上进和敢于驱邪扶正的刚强性格。

  宋聘三少时在本村入塾,先后拜田老四、王槐道(举人)、李时灿(进士)为师。他勤奋好学,刻苦认真,研习《论语》、《左传》,十几岁读通四经五书,并对诗赋书画颇有造诣,二十岁和本村学友宋之栋同时考为清光绪年间秀才。他聪颖博学,擅长文辞、考古并善书法,喜汉、魏、篆、隶等,求书者甚多,还长于镌刻,经常在文具用品上自刻名人格言、诗文,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思想激进,对新思想、新事物接受很快。在青年时代,就积极宣传反对迷信、反对封建的思想,并率先剪掉了长辫子,极力反对女孩子缠脚,在当时青年中影响很大。

  1904年,宋聘三考入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时位值清朝末期,目赌慈禧专制,政局腐败,列强侵略,赔款割地,民族危亡。宋聘三对当时社会时弊及清政府昏庸的政治生活极端不满,虽有报国安民之志,却无施展之地。在他迷罔之际,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确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宋聘三看到了一线希望,很快接受了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1907年,宋聘三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离国土,奔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他精读了《英国近代史》 、法国孟德斯鸠著的《法义》、《民法》和《万法精理》等书。多次拜见旅居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聆听教诲,进一步坚定了探求真理、拯救国民的志向,并积极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进步青年学生,广交各界人士,阅读进步报刊,受到革命的熏陶。回国后又在上海劳动大学进一步受到进步思想教育,眼界大为开阔,决心投笔从戎,立志为改革社会而奋斗。由于他勤奋好学,革命事业心强,孙中山多次派他到上海、广州等地做联络发展同盟会会员的工作,尔后又长期在上海主持与筹建”中国公学”的捐款工作,参加“竞业学会”,主办《竞业旬报》,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做准备工作。

  1910年,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宋聘三被派回河南,与同盟会会员张仲端、张钫、张善屿、刘积学、刘莪青、李钦五等秘密组织以推翻清土朝为目的的武装起义,虽然由于叛徒告密,组织被破坏,起义领导人张仲端被杀害而失败,但宋聘三的革命思想却得到了升华.使他认识到要推翻清王极的统治,只靠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号召人民大众形成全国规摸的运动,革命才能获得成功。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翌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宋聘三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新的政权,能够国富民强,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先后起名“富民”、“富国”。不久,他受孙中山派遣,二次回河南与进步青年一道赴陕西运送武器及其它军用物资,行至灵宝事泄,于化卿被害。宋聘三遇此挫折不灰心,不气馁,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毅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反袁独裁的“二次革命”;一九一五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复辟,宋聘三参加了“护国运动 ”。一九一七年六月,张勋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拥立废帝傅仪复辟。“护法”战争开始,宋聘三坚决拥护孙中山的“南下护法,恢复约法和国会”的宣言,积极参加护法运功 。

  从民主斗士到共产主义战士

一九一九年“五四”爱国运动前夕,中国正处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受到青年学生爱国思想的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启迪,使他进一步看清了旧中国的黑暗,憧憬光明的未来。同时俄国十月革介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他朦胧地看到世界和中国都处在急剧变化中,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希望。他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地学习《共产党宣言》、《新青年》 等革命书刊,立志探索拯救中华民族危亡为真理和为改革社会而奋斗。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宋聘三作为孙中山的指定代表参加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后补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新的国民党党纲、党章,还通过了由共产党人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一百七十二号代表宋聘三登台向大会作了“河南政治和党务报告”的发言。这次会议改组了国民党,正式确立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决定于同年五月创办“黄埔军校”。广州成了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宋聘三面对大好形势,感到中国有了希望,一时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当即把在广州买的端石园砚上,刻下“日月砚”三个篆体大字和篆体诗文打发感想:

  《日月砚》

  甲子岁首游粤市,于古肆买端石,以其圆象日月。遂忆谚有甲子年前,日月现之语,而吾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开适应乎?谶盖应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者,从此,“三五”实现,得见天日乎。吾乃志喜以斯名砚。

  品山 题

  大会期间,宋聘三感到荣幸的聆听了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等人的大会发言,更坚定了他革命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于是挥笔在自己大会留影的照片卫题诗以表素志:

  奔走号呼四十四年,
  而今代表到南天;
  造成三五拼腔血
  继续前贤觉后贤。

  宋聘三自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