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育的李烈钧将军

辛亥革命网 2012-05-18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李季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李烈钧一生中对教育事业也是非常重视和投入的,自己也曾经从事了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而且对从事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也是

李烈钧先生任赣督时首次与选派公费留学生合影

  在李烈钧的一生中,人们一般都认为他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对李烈钧的研究、纪念文章里面也多是关于军事生涯的事迹。其实李烈钧一生中对教育事业也是非常重视和投入的,自己也曾经从事了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而且对从事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也是非常尊敬的。

  1909年春,李烈钧离江西至云南昆明,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旋续任陆军小学堂督办,兼兵备道提调。积极协助同盟会支部长李根源等发展军中的革命力量。在云南这两年中,李烈钧在学生中积极宣扬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的势力,和讲武堂的同盟会教官方声涛、李根源、黄毓成等培养了大批的倾向革命中下级军官,在云南军中建立了革命基础,为在云南辛亥起义和日后的讨袁护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在1915年李烈钧能够从海外进入云南昆明成功的进行讨袁活动并作为主要领导之一,这些讲武堂的学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成为讨袁护国军的中坚力量。

  1912年3月李烈钧被任命为江西都督,李烈钧主赣期间,大力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改革。经过整顿后,使江西为军事、政治、经济巩固的省份。1912年,江西光复后,第一个财政年度资金非常紧张,在江西给北京政府的电报中,说明首个财政年度预计亏损就达五百万以上。在江西很紧张的财政收入中,李烈钧拿出了一部分费用,办了辛亥革命后在江西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共有一百余名学生。这些学生主要都是留学欧美和日本,江西成为光复后当时选派留学生最多的省份。

  尤其要说明的是,在选派出国留学的人中,很多人都学成回国后,在相关的行业上都对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比如近代著名史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寅恪,著名植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先骕,中央研究院院士饶毓泰,首任北大秘书长和北大教授徐宝璜,中山舰舰长和海军局长的欧阳琳以及国立交通大学教授兼秘书长程孝刚等。在这一批留学生中共有中央研究院院士3名,大学教授5名,以及法官、总工程师、驻外大使、舰长、警察总监等。

  李烈钧在1912年7月发布通令,要求江西各地将所有上交的地方附加税的十分之七作为教育经费,作为办理初等小学和中学所用,在通令中说明“查欧美日本地方教育费往往占自治费十分之六,乃至十分之八,今拟酌定附加税十分之七作为教育费。”

  当袁世凯露出了要复辟帝制的时候,李烈钧及革命党人都非常的气愤,纷纷表示反对。为此,1913年6月10日袁世凯免去李烈钧的江西都督职务。李烈钧即赴上海面见孙中山先生,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在此紧要关头,李烈钧也不忘记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在6月30日复电江西财政厅长魏思炅,要求划拨四万元筹办章真大学,四万元作为派遣赴欧美日本的留学生费用。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8月8日李烈钧到日本,将湖南都督谭延闿给的十余万元,交给李根源创办浩然庐军事学校,收容“二次革命”失败逃到日本的中下级军官进行军事文化上的训练,以备再起。当时陈铭枢、钱大均、林汝涵、李明杨、卓仁机等均肄业于此。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讨袁护国以及北伐抗日中的名将。

  李烈钧1914年赴欧洲学习考察,10月回南洋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并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指示积极募捐华侨款项准备回国发动起义。为了革命事业的日后发展开办学校,储备人才,送学生赴欧学习飞机,准备时机成熟后进入西南开展武装斗争。在1914年12月19日李烈钧“由南洋致日本诸同志答复问题函”中可以看到,“前钧派赴英,美学习飞机学生,美国吴君(前警视总监)已毕业。伦敦某生(日本海军毕业生)亦可只有飞舞,现正计划开办飞机学校,其余诸生尚勤学,已令一律学习飞机矣。拟在南洋开办商业中学,收容国内及在东困苦学生,准备设立机关,以便将来西南方面之进行”等。从中可以看出李烈钧培养人才目光的长远。

  李烈钧对教育事业不仅非常重视,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也非常重视和尊敬,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的意见不仅仅是在教育方面,也很认真听取他们对国家时政的看法。李烈钧对复旦大学的创办人马相伯老人非常尊敬,在上海养病期间经常拜访马相伯老人。1937年李烈钧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以及侨务主任和军事委员会委员时,和冯玉祥一起推荐马相伯担任当时的国民政府委员。马相伯赴南京就任后,因在南京并无自己的住处,李烈钧就热情邀请马相伯来他的南京住处,和李烈钧一起居住。当时马相伯老人已经年逾96岁,走路外出不是很方便,日常外出工作访友都是坐专门特制的一个帆布椅子,当时马相伯老人身边无子,只有一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女(马玉章),而李烈钧则有好几个儿子,平常马相伯老人外出,都帮忙抬着这个特制的椅子,放到汽车上固定好,回来后又帮忙抬下来,有时候也跟着马相伯老人一起外出,作为专职轿夫随从。

  当时马相伯老人有两件他非常喜爱的锦袍,因二伯父李赣驹是李烈钧儿子里面年龄比较大的,经常帮忙抬轿,所以特意送给李赣驹一件留念。40多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上海政府有关方面在查找马相伯老人的遗骸中,发现一件破碎的锦袍包裹着遗骨,经李赣驹确认为是马相伯曾经穿的锦袍,并经马相伯创建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鉴定确定为马相伯的遗骨,遂将马相伯老人的遗骨按葬在上海的宋庆龄陵园内。当时马相伯住在南京爷爷家里,平时也经常教我的五伯伯李赣骅读书写字,后来我五伯伯在卢湾区一中心小学做老师专门教书法,当时马玉章的孙子孙女也专门来请我伯父教他们书法写字。后来我五伯父李赣骅住到养老院后,马玉章还经常请她女儿马百龄去看望,去世后每年还委托马百龄去墓地祭扫。马李两家的后裔到今天还经常来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