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祖父龙鸣剑烈士

辛亥革命网 2012-03-07 00:00 来源:自流井乡土文化传播 作者:龙仕信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八十年前,我祖父龙鸣剑在四川保路运动的斗争中死于异乡。他生平留下能与子孙见面的只有少数诗文和由他的朋友写下的一份关于他的传记。
 

  八十年前,我祖父在四川保路运动的斗争中死于异乡。

  他生平留下能与子孙见面的只有少数诗文和由他的朋友写下的一份关于他的传记。因此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是他生平事迹的一小部份,然而从他的这些事迹中,我们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我祖父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他反对封建势力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对革命救国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他的幼年时代正值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帝国主义侵略租瓜分中国,使人民大众处于水深火热的岁月当中。他对中国前途和命运十分担心和忧虑。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寻求出路,他青年时期就很关心国家大事,读书十分勤奋用功。当他在成都优级师范学校读书时,由于反对奴化教育而遭到学校开除,他决心另寻救国道路,东渡日本学习法政淬砺自己。到日本后于1907年加入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从此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1903年奉命回国在云南、四川等省从事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准备起义。在云南活动期间,由于斗争形势复杂、环境恶劣,经常以粗粮充饥,日夜奔走于深山大壑之间,野宿于山林洞穴之内。回川后他以咨议局议员的身份开展合法的斗争,同时暗中加紧发展革命势力,联络同盟会员及共它会党,策划行动方略,伺机举事。在保路运动前夕,他冒着盛暑奔走于各州县,往返于成都荣县之间六七次。召开会议、研究形势、商议军务,布署行动,以及起兵发难攻打成都。沉重的革命任务与艰苦的战争环境已使他积劳成疾。他在给其同事的信中说“本宜休息月余再出任事,今奉诸公明示敢不赴约”。由于带病征战,以致使他出师未捷而含恨死于行军途中。临死前他曾写信给其同事陈述形势,并与王天杰出谋划策。人民没有忘记他,因此他死后竟有一万二三千人前来悼念,为他送葬。

  他一生感情丰富,热爱文学而又长于文学,生前每有感受便写成诗文。在他的诗中有不少言志、抒怀、写景、记事的好诗。但由于他死于异乡军中,诗稿多已散失,仅存少数。后经我叔父搜集整理,与他的传记汇成“雪眉诗集”一册,传于世人。读了他的遗诗后,我懂得了他何以会为革命几至疲于奔命而不辞辛苦;处于生死关头而不畏危险;离乡背井、抛妻别子而不眷恋家庭,将自己的一切乃至年轻的生命完全奉献给革命事业。在最后家书中告诉家人说:“乡人贤愚不一,爱我者多,妒我者亦有之,吾非好乱,须知我当此不平之世,忧愤甚深,起而与政府宣战,理势迫之使然”。又说他“祈死已久,不愿苟生”。古人说:“死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他的信念中,为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反对封建统治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死,比苟生于世更为重要,为革命事业献身虽死尤生,还有什么不能抛弃和付出的呢?

  吴老是他生前志同道合的好友,对他的死非常悲痛,回到荣县还去看他的墓,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一书中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1966年冬,吴老因高龄病重在北京东单医院住院期间,我去看望,当医生告诉他“龙鸣剑的孙子来看你。”他从病末上强坐起来对我说:“你们爷爷是我的好友,我们一起打清朝政府。当年我从外地回荣县,在南门口正碰上他带兵去成都打仗……,”“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当医生告诉他“要少讲话时”,他说:“我要讲,我要把这些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又教育我们要在学习上、工作中学习他(指龙鸣剑)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迄今已八十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个曾受帝国主义侵略与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已经完全变为了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人的、独立富强的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这正是无数烈士和先辈们当年为之奋斗的目的和遗愿。我们将永远牢记先辈们的教导,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夕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孙 龙仕信1991年5月6日

  相关文章:

  龙鸣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