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女子学院学生会上谈秋瑾(2)
辛亥革命网 2017-04-03 08:4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学东 查看:
挽救槐庭
1890年,秋瑾公公、王子芳父亲王黻臣,在株洲清水塘方圆百里内,难得的风水宝地上购得庄园120亩,山地280亩,清水塘大冲村所在地群山环抱,物产丰富。自1890-1895年间,先后用了五年时间修建了这座华丽的田园别墅“和田园”148间。“文革”前,槐庭保存基本完好。“文革”期间破“四旧”,对槐庭建筑破坏较大。
岁月更迭,上世纪九十年代,故居原址一分为四,后来有一家俱厂和一辣椒酱厂租用部分场地搞生产,生意十分红火。
2011年,株洲市政协委员石峰区黄幼刚政协主席和马立明政协委员,在市“两会”期间提出《关于保护和修复秋瑾故居》的提案,获得批准。2011年9月22日,区宣传部长胡应群等一行七人,拿着已经绘制好的故居效果图,来到我家征求父亲意见,并询问:故居原来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以后建成故居一定邀请您去居住。2012年7月故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2015年7月竣工。我父亲确没能等到那一天,于2014年7月因病离开了人世。
重现秋瑾故居槐庭
故居修复设计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著名古建修复设计专家柳肃教授说,“经过了一百多年,故居仅剩下几堵青砖墙和秋瑾当年亲手种植的玉兰树,修复难度很大。”
现在,根据考古挖掘和上世纪60年代的13张老照片,重现的槐庭,按复原陈列、秋瑾生平事迹、新群中学校史及婚俗共四部分进行。展出了1000余幅老照片和数十件实物,展馆采用了照片、声光电、故事场景以及相关资料、书籍介绍等形式。
内容有秋瑾的家世,秋瑾的骑马射箭场,秋瑾的去农家访贫问苦,秋瑾与革命同志王时泽的故事,秋瑾在日本的演讲场景再现,秋瑾的玉镯,手枪、日本刀、血衣,秋瑾写的《精卫石》评弹,还有秋瑾从日本带回的樱花树、玉兰树、桂花树等许多名贵花木,还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等花草。春季满庭芳香,秋瑾生前最喜爱花草,秋瑾也是期待人生如花,有日本友人捐献“樱花园”。“槐庭”有槐树的庭院,门楼上的“槐庭”二字,正是秋瑾亲笔所提。据说有槐树的地方有可能会出宰相,所以这个院子里种有不少的槐树,后来丈夫王子芳官至三品,尝二品顶戴官衔。
有古物:风水井、貔貅、麒麟、拔步床、习武室等。室内的拔步床俗称“八步床”,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拔步床造型复杂,下有地坪,带门栏杆,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感觉。此床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大部分面积为睡觉休息的空间,而床前半部分用以放置杂物。如镜箱、小坐凳等,适应人睡觉前后的多种需求。床的四周用栅板、帐幔等与外界隔开,设置成床龛,安静、隐蔽,冬天还有保暖作用。
在日本青山实践女校,中国留学生分校学习期间,秋瑾不忘体育锻炼,坚持习武,在东京神乐坂武术会投名师练习射击、拳术等。她还跟黄兴学习射击,在横滨的训练班学习制作炸药。
日本铃木文学士,赠给秋瑾一柄日安纲冶,于载成川铸的宝刀,秋瑾一直带在身边,并写了豪迈的日本铃木文学士《宝刀歌》。
故居全方位、多角度地充分展示了秋瑾美女、才女、侠女的一面,也较好地展现了秋瑾光辉灿烂、神秘传奇的人生。
秋瑾株洲故居槐庭修复工程,株洲市政府分两次投资共计一亿三千万,用地面积55.2亩,总建筑面积4778平方,由原来的148间改为86间,主体和门楼均为两层,属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宏伟壮观。
目前,湘潭故居也有100多间房屋、双峰故居2000多平米均在计划修复中。
最后,我认为:秋瑾是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女儿,一个汉侠好女儿,真不愧为集美女才女侠女于一身。
非常欢迎同学们及中华女子学院的师生们前来参观。
好,今天就讲到此,谢谢各位,谢谢各位老师同学们。
(作者王学东系秋瑾曾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