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强国梦 革命精神铸国魂(3)
辛亥革命网 2015-04-15 13:4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1927年,北伐军追击溃败的北洋军路经巢县,当时还是少女的刘天娇,就带领当地民众在街头欢迎北伐军,热情慰问。她明白北伐军是践行孙中山遗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军队,纪律严明,与争权夺利、为非作歹的北洋反动军阀队伍不一样。1938年,日本军队侵犯巢县,她主动带领当地妇女帮助打鬼子的新四军做饭,做好后送给树林中的新四军队伍,首长送给一块“鄂豫皖苏维埃人民政府”银元,她辞谢不掉交给了村长,村长把此事告诉县长,县长去抗日流亡省政府临时驻地立煌县(今金寨县)开会报告省长李品仙,李听后说:“很好,这个女人不同凡响,要很好表彰”。县长还补充说:“她是我县名士家大小姐,父亲刘之堂是辛亥革命烈士”。李品仙接过县长手里银元看了又看,读着声来“鄂豫皖苏维埃人民政府制造”,之后再也不愿说话了。当县长回到巢县准备探望她家,其家经历了一场“家破人亡”的灾难,北门大街张宅12间瓦房全部倒塌,后园果树被砍光,瓦砾上留下大堆马粪,是被过往的乱军马炮队破坏的。此后,她领着幼子张崇岫到南乡山村黄家冲生活,其夫张惟吾是中学教师,薪水很少,日子很苦。尽管生活艰难,天娇常给儿子讲做人道理,讲外祖父革命事迹,讲刘家家史,在油灯下读《说岳全传》《隋唐英雄传》等古人故事给儿子听。一天,她对几子说:“我想找一个好人家收留你……哎,我想起了新四军和北伐军,都是好军队,实在过不下去时,你就去找他们”。不久,儿子果真投奔了新四军下属的巢南游击队,走上革命道路,在战火中结识皮定钧、宋时轮将军等首长,成为知交朋友。
张崇岫,1929年10月出生于巢县。1942年14岁时报名参加了新四军;1948年开始了战地摄影生涯:1950年赴朝任志愿军九兵团政治部摄影组长:1953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1958年任安徽画报社摄影组副组长:1961年调任安徽日报社摄影组副组长;1968年曾任安徽省革委会委员、办事组组长、安徽日报社党委常委:1980年调任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于1988年离休。不论是在血火纷飞的战场上,还是在和平年代的工作岗位上,直到离休后的平凡生活中,他都以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文学作品和剧本。从1948年以来发表的摄影作品有1300多幅,分别在解放军画报、安徽画报和安徽日报等刊物发表。其中获奖作品主要有:1.《中朝人民军队会师东海岸》,荣获志愿军政治部二等甲级奖(最高奖项,当时未设一等奖),抗美援朝2周年之际,邮电部制成一套四张邮票。2.《不得不举起手来》,在志愿军第五次战役中汉城至华川的路上拍摄,获志愿军政治部二等甲级奖和志愿军九兵团直属政治部三等功,获朝鲜军功章。3.《攀登悬崖》,是海防练兵照片,1953年荣获解放军政治部文化部全军一等奖。4.《美国钢盔小传》,1958年为纪念淮海战役10周年,在当年双渡集古战场上拍摄。主要文学作品有:1.剧本《流星》,198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制成电影。2.剧本《高敬亭》,在《戏剧界》1985年6期发表。3.话剧《日出长江》,1990年安徽电影制片厂制成电视剧。4.长篇小说《英雄HINA丁》,2007年由天马集团图书出版发行公司发行。5.历史图景《中美大战长津湖》,2011年安徽文学出版社发行。6.《长津湖史诗》,获第4届浙江省电影“凤凰奖”文学剧本奖。他在血火纷飞的战场上创作了许多史诗般的作品,为历史留下永恒纪念,历史和机遇使他成为优秀战地摄影师、著名的军旅作家。“文革”后期,有些人想整他,派人去福州军区战友处找所谓“黑材料”,此事被皮定钧司令员知道后,询问调查人员,见他们所言纯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便怒不可遏地训斥:“张崇岫14岁参军,是新四军中红小鬼,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多次战火考验,我看着他成长进步。你们竟造谣污蔑他,说他是坏人,你们才是坏人……” 皮将军义正词严地斥退这几个人,保护了人民军队的功臣。
双烈后裔刘天宠和刘天麒
刘天宠为刘之堂嗣子,其父与刘氏双烈为堂兄弟,天宠曾过继于刘之堂为嗣子。刘氏双烈遇难后,家庭状况极其艰难,没有什么遗产,靠天宠母亲给人洗衣维持生活。天宠在其父朋友的帮助下进入教会办的学校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恽代英来芜湖发动学生运动,他积极参加收回教育权的运动。后被教会学校开除,在亲属朋友帮助下考入北大。后来当上教师,先后在巢县中学、宿县中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流亡重庆,在安徽国立九中任教,抗战胜利后返乡,在安徽东至县东流中学任教,1948年在芜湖萃文中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萃文中学变更为芜湖四中,后又变更为安师大附中,直到“文革”前退休。在先辈革命精神熏陶下,继承先烈遗志,勤恳敬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任芜湖市政协委员、芜湖市第三、第四届人民政府委员。
刘天麒,刘氏双烈侄儿,自幼习武,成为武功高手,闯荡江湖,除暴安良,爱打抱不平。民国年间某日黄昏,陷入地方恶势力的一场围攻,在东门外码头酒楼遭敌围困,头部受重创跳窗而出,倒于楼外五丈多深石桥下,头顶裂缝流出血浆,血染全身,众敌寇见人死离去。待刘家众人闻讯赶来收尸时却不见踪影,只见地上有一摊血迹。原来他没死,见敌寇远离后用布带缠紧受伤头部,乘夜色潜身入寺庙养伤,出家为僧,后被迫逃亡南洋马来亚、印尼等国。抗日战争爆发,曾在南洋募捐支援国内抗战,抗战胜利后,在南洋岛国寺院隐居。上世纪50年代,他从香港给刘天麟来信报过平安,称在泰国一个寺院修行,脱离凡尘,不必挂念,此后失去联系,至今杳无音信。想必已仙逝,孤身长眠于海外异乡,思念起来令人心痛不己。
双烈后裔刘淑如和她的革命家庭
刘淑如(又名刘勤),少女时离家,投笔从戎,在三野战地医院担任护士、助产士、副护士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八一医院总护士长,后转业到工厂任医师,离休后仍关心医护事业。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战争年代救死扶伤,和平年代悬壶济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口碑甚佳。凡是弱小弟妹投奔她的,都悉心照料,资助培养成才。她的家庭堪称革命家庭,夫隆远赋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抗日战争,后起义投入人民军队任教官多年,培养了很多军事人才。其女筱静、欣霖,其子晓辉,均事业有成,在商界文化界享有较高声誉,欣霖为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香港盈通投资集团总裁、“生命科学城”大型项目总策划,在生态、环保、保健和养生等方面颇有建树。晓辉为江苏中天龙投资集团董事长,热心于影视文化,是《国家机密》、《于无声处》等影视制片人。
令人难忘的是2011年辛亥百年纪念之际,刘平贵专程由西安来南京探望,与她促膝交谈,她一边吸氧,一边讲述双烈故事,看着弟头上几缕白发,叹息岁月荏苒,当年襁褓中的幼弟已年过花甲,千叮万嘱弟莫辞劳苦,务必将双烈事迹汇编成书。如今,书已写成并出版发行,而她已作古,平贵参加她的葬礼时泣不成声。
忠义传家,芳华永继
追溯巢县刘氏先祖,从一世“火弥赤公”(官元朝江西右丞)至十六世“双烈”辈,至十七世天麟辈,直至十九世平贵这一辈,世代忠良。“双烈”后人,子辈有天福、天禄、天寿、天娇、天宠、天麒、天麟,均已辞世。孙辈中年长的振东、振华、前勋、淑如、玉珍等人也先后辞世;健在的有崇岫、淑瑶、淑琼、淑英、平贵、平海、有来、前德、前美等。曾孙辈和曾外孙辈及玄孙有百人之多,分布在皖、苏、鲁、京、沪、广、川、陕和黑龙江等地,有的在港台和海外,从事政、经、商、学、科、医、工、农、军各业,恪遵“忠义传家”遗训,在各自岗位尽职尽责,各有所成。有的成为工作骨干和劳动模范,有的成为业界翘楚和行业先锋,有的建功立业,驰誉国内和海外。
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辛亥革命网、安徽商报、合肥晚报•环湖晨刊等媒体发表了很多纪念和缅怀刘氏双烈的文章,今年3月,巢湖市人民政府启动慰烈工程,南山烈士陵园重建“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墓”,墓碑上《辛亥巢湖刘氏双烈生平事迹简介》中再现了烈士当年的革命斗争事迹。历经沧桑的刘氏双烈后裔,忘不了过去的苦难,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感叹辛亥革命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深感家乡父老乡亲和人民政府的大德厚恩。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中国人,自感在当代革命潮流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满怀豪情,意气风发,甘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努力奉献。
同学们,巢湖二中是我的母校,1958-1961年我作为贫家子弟在这里学习三年,得到校领导和恩师的关爱,可以说没有母校的关爱,就没有后来的人生。教育是希望事业、也是阳光产业、又是人才工程。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祖国花朵,未来属于你们,世界属于你们。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传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祝愿你们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注:刘平贵,双烈后裔,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担任陕西省水文局副局长,现为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