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辛亥先烈 传承首义精神 助推科技创新 促进小康建设
辛亥革命网 2015-04-14 09:29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忠福 查看:
继承辛亥革命光荣传统,发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作为辛亥革命志士后裔的天职与本份。为此,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武昌首义史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探讨,获得既有史学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和应尽责任;另一方面要遵循中共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发挥各自专长和余热潜能,为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出点力,做点事,我们应有这种自觉自信和勇气担当。
缅怀辛亥先烈 传承首义精神
本人出生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1940年代,一岁前父亲遭日寇杀害,两岁前母亲被迫改嫁,我只能与年长六旬的祖母肖莲增相依为命。在我有记忆的童年,时常听到祖母讲起三位先祖投入湖北新军、参加辛亥武昌起义的有关故事,还有她的同乡亦三位先祖的战友张难先、江炳灵等革命先贤的名字,至今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后来通过读史学习和社会变迁, 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和作、全民抗日、红色中国、四化建设、改革开放、小康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体验,我认为: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中国革命,没有“三民”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第一个共和政体就没有现今人民共和国,沒有昨天哪有今天!所以, 我们一定要铭记辛亥先烈、弘扬首义精神!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勇于开创未来!
肖理堂(原名肖燮增)是我的舅祖父(即我父亲的舅父),湖北沔阳人,生于1889年。文学社员。1905年投入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十一标马队当兵,1907年任班长,1909年任排长,后因反清排满言行暴露而被撤职。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晚参加武昌首义,二十日清晨攻下伪督署占领武昌城,在群龙无首亟须有人统率的情急之下,他同正目卢长庚亦往黎元洪藏身之处,参与敦劝并推举黎元洪出任鄂军都督,黎委任他为鄂军前锋作战司令,又调充鄂军第三师上校参谋。后因袁世凯复辟称帝,肖理堂愤恨万分,遂到处奔告联系同志打倒袁世凯,终被袁的水师营拿获在黃陵矶惨遭杀害而牺牲,年仅24岁。
刘苏民是我的外叔祖父(即我母亲的叔父),湖北沔阳人,生于1886年。文学社员。武昌首义之前在湖北新军马队第八标第一营前队当兵。首义胜利后当过马队传骑(送公文)和马队中尉书记(即秘书)。三个月后调至步队第十三标任少校书记。一年之后,袁世凯派其亲信爪牙来湖北把起义和起义后成立的八个步兵师,一下撤了五个师,刘苏民隨之被裁职。到1913年八月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人士发动南方各省组织北伐军去讨伐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战争,湖北亦成立了以张伟(汉川人)为司令官的北伐左军,张任命刘苏民为步兵十八团团长。两个月之后讨伐战争失败,张伟被北洋军爪牙朱兆雄刺杀,步兵队伍被迫解散。新中国建立后,刘苏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加省、市委及政协组织的有关活动,于1981年在汉逝世,享年95岁。
陈玉成(又名陈之德)是我的祖父,湖北武昌县人,生于1882年。因家庭衰落生活困苦,幼年即到纱厂当揺纱童工。1898年16岁时离家出逃投入湖北新军混成协马队当兵,1904年当教官,1908年升任排长。1911年10月,当从襄樊招兵买马回汉途中得知武昌起义暴发,遂按事先约定即刻参加起义同清兵作战,在守将黄兴将军领导下,任督队掌旗官把守汉阳。1912年在孝感三镇官杜其君部下任中军官(肖理堂任参谋长),后又回到混成协马队任营长。马队两标合并为马队旅,傅楚材任旅长,因尽用旧日队官,引起士兵不满,形成马队反黎运动,祖父隨从首领严正曹于1912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日)起事,被黎元洪镇压,严正曹等百余人被杀,祖父幸免遇难。后又在起义军吴光兴部下任副官,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退伍。后来在湖南唐生智部下任教官。1925年在湖北沙洋当过五县的印花局长,后因病请假归家医治无效,于丁卯年即1927年在汉去世,终年45岁。
助推科技创新 促进小康建设
本人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教授级髙级农艺师,现年75岁。退休前曾任武汉市科委农业科技处长、市科技纪工委副书记、市科委助理(副)巡视员,较长时间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2000年退休后响应号召,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即《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 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精神,参与筹建武汉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并当选为首届及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分工负责筹建创新会农业分会,在此前后还应邀参加市科技局委托的有关工作与活动。
2005—2006年,受市科技局委托参与两项咨询课题调研。《武汉市都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调査研究》报告,经深入走访所有涉农行管部门、科研所站及大专院校,从剖析都市农业特征、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入手,提出我市都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五条建议和都市农业发展的十点思考,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与釆纳。《武汉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建议》报告,根据我市农业应用生物技术的需求选项原则,经深入有关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现场论证,提出适宜武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16项,获市科技局首肯并将其中大部分项目陸续纳入年度计划予以实施。上述建议获武汉老科协2009年“‘我为武汉发展献一策’活动积极参与奖”。
2006—2008年,受市科技局党组重托,参与大型科技历史文献《武汉科技30年》的釆信、撰写、编辑出版工作。这是一部记述武汉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的大型综合文献,一幅宏伟而又绚丽的历史画卷,包括重大科技政策、改革举措、科技活动、科技成就及重要科技人物等,全书80余万字。本人牵头组织编写1978—1987年头十年书稿,克服多重困难园满完成任务,受到局党組的表彰奖励。此前还主编《武汉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分卷》,市科委成为唯一高质量完成市政府任务并受到表彰的单位。另外还责编《科技工作创新与实践》,是一本存史、资政、育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实用培训资料。
2010年3月,在认真研读中央关于“三农”1号文件和深入调研基础上,立足武汉优势条件、着眼应担战略责任、预期发展前景目标、明确创建原则任务,郑重提出“武汉应积极创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大建议,通过武汉老科协创新会渠道上报市委市政府。很快得到市委常委岳勇、副市长张学忙两位分管领导的三次批示,支持创建、督办落实。经省市协同、上下联动、各方努力,我市黄陂区终于当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审批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湖北省仅有的两家之一。2015年初,武汉市又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此建议对申报创建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因而获湖北省老科协2005—2010年度“优秀决策建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