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上海起义中的一门三杰(2)
辛亥革命网 2011-05-05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周佳瑶 肖婷 查看:
周南(1888-1981)为革命筹款 实业救国
我的父亲周南10岁时,有次看到满清旗人殴打汉人,便欲打抱不平,被亲戚制止,说这样会给家庭带来麻烦。父亲不服气,回家后祖母给父亲讲述了清王朝入关的故事,祖母也给父亲讲黄炎培的故事,爱国主义者黄炎培的夫人是我祖母的姑表姐妹,让父亲备受鼓励。受到这样家教的影响,父亲从小就立志要推翻清王朝。
父亲13岁时到上海南京路的一家洋行里当学徒,18岁又到英国人的一家洋行做事,天天上夜校补习外语,所以外语很好。在洋行工作时,父亲认识了日本留学生包振亚,接受到这个日本学生宣传的孙中山革命思想,这恰好也符合父亲从小的愿望。
1909年,父亲加入了同盟会,姑母周凤霞、叔叔周斌也随后加入,与黄兴的友谊甚深。
不久,根据黄兴的指示,包振亚等多位同盟会会员从日本潜回上海与周南会合,准备上海起义。起义的资金来自父亲姨丈贝鸣忠。那时,贝鸣忠在上海开了三家大的绸布庄,自身还有很多房产,他对父亲很是欣赏,再加上祖母也支持推翻清王朝,便拿出了很多钱来支持革命。1910年“威武军”成立,父亲任副司令。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武昌的革命社团写信给黄兴,希望一位有名望的人前去武昌领导革命。黄兴答应了,却因为革命资金不足迟迟没能动身。结果,没能等到黄兴的领导,武昌起义就爆发了。
1911年11月3日,上海起义,父亲率领威武军攻打江南制造局,周凤霞与周斌也参与了战斗。
上海起义成功后,父亲与王震又组织了上海学生北伐先锋军,王震任司令,父亲任副司令。为了筹款方便,父亲还兼任军需长,周凤霞任筹款队长,周斌任分队长。后来这支队伍与另一支队伍合并为“关外义勇先锋军”,准备开往东北作战。这时,袁世凯策划了南北议和,随后便停战,这支队伍只好就地解散,官兵各自回到原籍。此后,父亲和弟弟妹妹跟随孙中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父亲在护国护法运动中任江苏护国军总司令,扶助江北作战、湖州独立等运动。
在一段时间里,上海方面的革命工作都由父亲和卓武初共商负责。为筹措革命活动经费,父亲还将自家房地契交给了从日本来上海参与革命的高野百川,押借得款5000元,不料这人是个革命骗子,后来一位叫乐门的律师帮助父亲取回了房契,并对父亲为革命作出的牺牲表示钦佩。
周佳瑶
也许这就是因祸得福。1919年,父亲遭人陷害,以欺压百姓的罪名被巡捕房拘押。开庭时恰好遇到律师乐门,乐门相信父亲的为人,立马指出这是诬告,说到父亲兄妹三人不顾危险参加革命,甚至还为革命抵押自家房契,绝不会骗取别人的钱去欺压百姓。最终父亲被判无罪释放。
那时社会上很多人都愿意资助革命。由于父亲为人很好、很讲义气,他去筹款时别人也都很愿意帮助。我记得有一位资助父亲革命的人,曾贡献出了两颗共32克拉的金刚钻,但因为太贵重了,反而一直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