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榕铮将军昔晋上校军衔受阻之谜(5)
辛亥革命网 2012-07-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1932年时任中共武汉特委委员兼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的张执一,因叛徒黄国平的出卖被捕。为了救出自己唯一的儿子,其父亲张勤松变卖田地的300块钱,却悉数被看守骗取,这位扬子江火轮上的老船工终因“人财两空”,顿感生活绝望自杀身亡。张执一认为“监狱是革命者暂时休息的凉亭”,并写下“铁镣铜铐终何用,难锁囚徒报国心,何时遂得人民意,百万红军破蒋京!”数十首诗。其母亲继续花钱求亲拜友疏通,1935年8月张执一以“不得离开武汉和行动随时报告”为条件结束2年零9个月的湖北反省院铁窗生活。出狱后的张执一一刻也不歇息,跑到上海找到党组织就开始工作。是年底,北京发生“一二•九”学生运动,上海成立各界救国联合会,张执一是召集人。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逮捕“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七君子,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宋庆龄﹑何香凝等要求入狱与沈钧儒等人一起受监禁,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沈钧儒等七人。张执一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向海潜在家中公开宴请沈钧儒等七君子,造成很大影响,向海潜也因此扩大了自己的政治资本,对张执一愈加信任。当时上海很多工人参加了洪帮,共产党当然不会和帮会混为一团,但有群众的地方就得去工作,只有利用洪帮身份才能接近、教育、组织工人。为方便工作,经组织同意,张执一等在向海潜家参加正式入“帮” 仪式,并取得“帮会”中颇高的“心腹大哥” 地位。他们在向海潜家出出进进,宛如家人。张执一以洪帮名义建立了一支500余人250条枪支的武装游击队,还谋得一份月薪80元的上尉书记一官半职。
1937年10月董必武从延安到汉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要求在沪的武汉籍同志迅速回来,重建湖北党组织。张执一响应董老召唤,从上海徒步一个多月艰难走回武汉报道。董老充分肯定张执一在上海的工作说:孙中山早年闹革命就是依靠华侨、留学生和帮会,华侨出钱,留学生出知识,帮会出人力。要求他保持与向海潜的联系,继续做好洪帮帮会工作。
从此,张执一在湖北本土抗战第一线战斗了七年,其间,认识了时任国民党汉川县长的祖父向岩。1940年初,张执一以张自忠送给的少将参议身份,从第五战区把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接到战火纷飞的大别山,才有了史沫特莱战地采访祖父和精心为祖父拍摄那幅手捧诗卷读书照的故事。
1944年夏,河南蒋介石部队溃败,存在着稍纵即逝的有利发展机遇。在鄂豫边区党委会上,张执一针对郑位三同志“以巩固为主”的保守思想,大声疾呼“在巩固中求发展”、“就是倾巢而出地打通通往八路军的道路,也是划算的”,主张向河南方向发展,终因一票之差被否决。解放后李先念曾明确表示,如果当年采纳了张执一的意见,1946年内战爆发之初,我军中原部队就不会孤军被困,发生那场可歌可泣的“中原突围”。是年冬,张执一奉命前往新四军军部和中共华中局汇报工作时,他却被认为是具有从事地下工作和敌后游击战争经验丰富,阅历深,见识广的干部,留在华中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