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父刘家佺的首义经历

辛亥革命网 2012-04-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经熙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先祖父家佺公(字仙舫),是在1911年10月11日,在一艘由福州开往上海的一艘外国邮轮上,得知武昌举事的消息的。 ,先祖父刘家佺的首义经
 

  我的先祖父家佺公(字仙舫),是在1911年10月11日,在一艘由福州开往上海的一艘外国邮轮上,得知武昌举事的消息的。

  在此前的1909年,祖父在德国度过六年的留学生活,从柏林炮工大学毕业回到国内,正赶上当年清政府在北京为从东、西洋留学归国的军事院校的毕业生,组织的一次考试,参加此次“殿试”的有蒋作宾、阎锡山、沈鸿烈、马鸿逵等。祖父一举顺利通过,获钦赐“武举人”功名,旋即被清廷任命为陆军部军务司台垒科科长,时年仅24岁。另一位来自湖北应城的日本留学生蒋作宾先生,更是获这次考试的第二名,亦被任命为陆军部军衡科科长。

  祖父以弱冠之年,即进入清廷核心部门任职,按旧时传统观念,“皇恩”可谓“浩荡”,但祖父时刻不忘1905年初在德国柏林组建同盟会欧洲支部时,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时刻牢记同盟会的革命宗旨,虽置身满清朝廷,却与各反清革命组织秘密联络,筹划革命大业,与驻防京畿附近的新军第六镇统制吴录贞将军等人士联系密切。

  祖父利用陆军部台垒科科长的职务身份,多次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查看沿海一带的炮台工事。1911年仲秋,祖父在巡视完福建沿海炮台后,登上一艘外商邮轮,从福州前往上海,准备再由上海返京,就在这艘轮船上,获悉武昌爆发起义并一举成功。祖父无丝毫犹豫,毅然与满清封建朝廷割裂,将清朝陆军军官制服、军帽、军靴等器物,一应扔入海中。抵达上海后,急转江轮赶往汉口。

  祖父甫抵汉口,即径直赶往武昌军政府,拜见都督黎元洪。此时,“阳夏保卫战”激战正酣,汉口汉阳相继失守,新生的革命政权岌岌可危。祖父受命协助窦秉钧先生,重组起义军第三协,窦先生任协统,祖父任协参谋长,进驻武昌青山至徐家棚一线,在一处叫做“两望”的地方,构筑炮兵阵地,准备炮击长江对岸,切断汉口谌家矶到刘家庙的铁路线,以阻击沿京汉线南下的清军,并支援起义军强渡长江,重夺汉口。

  经过四十余天浴血奋战,武昌军政府——这一新生的革命政权转危为安,辛亥首义为推翻千年帝制,建立共和国体,作出开创性的卓越贡献。祖父也因亲身参与这一壮举,后被黎元洪任命为军政府军务部军事局局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