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社会主义(2)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李荣武 查看: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时,已经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欧美列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国际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殖民地落后国家再走欧美国家的老路己十分困难。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已经变得非常狭窄。帝国主义不允殖民地国家插足于他们的行列中。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长期受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不可能像当初的欧美国家那样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既不甘心在经济上失去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也不愿意看到政治上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因此,帝国主义则千万百计地反对中国革命。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扼杀的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孙中山认为他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权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只有民生问题了。于是他宣布:革命成功,此后中国将采行社会主义,使国民生计优裕。”然而,他的这一善良的愿望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称帝而破灭。这时,他才真正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于是便重整旗鼓。进行了‘二次革命”。并把求援方向明显地向社会主义倾斜。正在这时。1917年和1919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俄国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给予了真诚的支持。这不能不引起孙中山满腔热忱地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他积一生之经验,明察只有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才真诚地帮助他支持他,促成他在思想和实践上都发生了否定欧美旧式共和国,而欲以俄为鉴”,创立最新的人民共和国的巨大飞跃,他终于发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下定在中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的决心。但由于他过早地逝世,他晚年所追求的这种理想境界对于他本人而言。并没有成为现实。
历史的发展总是呈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人民只能完成当时条件下所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把尚未成熟的课题留给后人去解决。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经过长艰苦奋斗。终于赢得了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终于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