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对武昌起义的态度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李铁军 查看:
关于日本对武昌起义的态度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多有论述,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在整个辛亥革命时期是侵华的急先锋,武昌起义一开始,它便进行了武装干涉;另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在武昌起义刚刚爆发时试图进行干涉,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采取了“不T涉中国内政”,“严守中立的政策”。上述两种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日本便欲武装干涉中国革命。这个结论的根据便是如下历史事实: 1911年10月10日式昌起义的炮声使在华的帝国主义分子惶惶不可终日,各国驻华公使纷纷请求本国增派军队来华并派遣军舰游弋长江。当时,日本军舰“隅田”号正停泊在武汉,“伏见”、“秋津洲”号二舰也在长江江面,12日下午又调来“对岛”号。此外,“龙田”、“千军”、“卷云”、“敷波”、“千代田”、“河川”号等日舰又先后开到中国海面甚或驶入长江。10月27日,日本水兵100名到达汉口,驻守日本领事馆。同日,29名日军进驻烟台日本领事馆。原来日军驻北京、天津共540名,到12月增加到了1243名。
日本较大的军事力量进驻中国,特别是相当数量的军舰开到中国海面甚至驶入了长江。针对这一历史现象,一些学者便断言日本试图武装T涉武昌起义。
从这一历史事件的表面来看,确如一些学者所言。但笔者根据掌握的史料认为,武昌起义之后,日本的上述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应变措施,并没有武装T^涉的意图。这个结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到证实。
一、武昌起义后,日本出动大批军舰到中国的目的旨在保护在华既得侵略权益 武昌起义之后的10月17日下午,日本海军大臣斋藤致第三舰队司令官及加藤中佐的电文完全回答了这一问题。全文十款,摘要如下:
(一)“我国舰船在接到命令之茼,对于清国官兵与叛党双方,均应保持严正中立立场,只能在保护我国侨民及外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范围内采取必要行动。”
(二)“对于清国官方及叛党必须保持慎重态度,务期事变平定之后能使该国一般民众心理感情倾向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