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的严守中立(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王玉英 查看:
4以‘中立”作掩护寻找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对帝国主义列强抱着妥协的态度,采取不触动他们既得利益的方针。然而资 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毕竟是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谋求国家的独立,争取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和奴役,而所有这些,对帝国主义列强继续推杼侵华政策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自然都是不利的。于是,面对蓬勃高涨的革命形势和临时政府的软弱妥协,在华的各国公使决定策划一种更险恶的政治阴谋来破坏辛亥革命,即利用革命党人的幼稚和软弱,在.中立”的烟幕掩盖下加紧扶植新的代理人上台,以便应付危局。这时,在帝国主义看来,袁世凯是最合适的人选。帝国主义为什么会看中袁世凯呢?第一,袁世凯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发好”:义和团运动时,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深得列强青睐;八国联军侵华时,袁世凯又以山东巡抚的资格积极参加了东南互保”,竭力主张同列强合作的妥协投降政策;在1905年天津人民抵制美货的爱国运动期间,积极进行实力弹压”;并且还在此后竭力引进英、美资本进入中国东北,抵制日本和沙俄势力在东北三省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深得英、美等国侵略者的赏识。第二、袁世凯具有维护中国原有社会秩序的能力”:早在1901年11月李鸿章病危之际,列强驻华官员一致举荐一问对列强发好”的袁世凯作为李鸿章的继承者,袁世凯接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主持过‘军”的建立和训练,北洋六镇陆军将领大都是他的旧部,通过这些部署,他牢牢地控制着清政府的主要统治支柱——北洋陆军。即使在他被摄政王载沣罢黜之后,也仍然与他在各地的亲信保持着密切联系。所以,在帝国主义的心目中,特别是在英美等国侵略者的眼里,把袁世凯视为唯一能够挽救”中国危局的强人”。由此可见,以‘中立”作掩护寻找新的侵华代理人,才是列强‘严守中立”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