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嚆矢武昌起义(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朱延惠 查看:
五、武昌起义前,湖北革命党人作了比较周密的准备和部署
当保路运动在湘、鄂、川、粤发生后,清廷命令端方自湖北带兵前往镇压。清廷抽调湖北新币去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就给了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以有利时机。湖北革命党人决定利用这个人好时机,在武汉发动起义。为了加强对武汉地区革命力量的领导,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于9月24日组成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公推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王宪章为副总指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即孙葆仁)为参谋长,两团体的重要骨干刘尧澄、张廷辅、刘复基、彭楚藩等为军事筹备员。又发政治筹备处于汉l l俄租界宝善里,刘公为政治处总理,孙武为常驻政治筹备员。起义的领导机构拟订了起义的详细计划,推定起义后币政府的负责人,草拟文告,着手准备起义器械,派人到上海迎接同盟会领导人来鄂主持人计,同时和邻近备省进行联系,策动响应。清廷湖广总督瑞澄又派一部分新军前往宜昌、岳州、郧阳等地,湖北革命党人怕革命力量削弱,随订于农历8月15+秋敖10月6日)举行起义。由于准备不及,又延期到8月18日(10月11日)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LJ俄租界内的机关里制造炸弹,炸弹失慎爆炸,炸伤的孙武和其他在场的人逃走,沙俄巡捕闻声赶来,将准备起义的旗帜、符号、文告、印信等搜去。第二天,设在武昌的指挥起义的秘密机关又遭破坏,彭楚藩、刘尧澄等被捕,蒋翊武逃脱。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杀害彭楚藩、刘尧澄、杨洪胜三人,全城戒严,并按照查获的名册搜捕革命党人,武昌形势顿时紧张起来。革命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革命党人和新军中的革命士兵群众,在失去指挥机关的紧急情况下,自行联系,坚决发动了武装起义。10月10日晚,驻守在中和门内的新军第八镇所属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他们打死镇压起义的反动币官,冲往楚望台军械库夺取弹药。军械库守军中的工程营左队革命士兵起而响应,一举占领了楚望台。接着,在城外的属于第21混成协的工程兵营、炮兵营、辎重兵营和军事学堂学生约五营兵力纷纷起义,齐集楚望台,临时推举原日知会会员、队官吴兆麟担住指挥,向湖广总督衙rJ发动攻击。革命士兵奋不顾身,血战通宵,占领了总督衙门、藩台衙门等重要机关,瑞澄从早已派人打穿的督署后面的围墙仓皇出逃,登上泊在长江上的楚豫号兵舰。起义币竟夜苦战,占领了武昌城,取得首义的胜利。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币先后起义,随即汉阳、汉口光复。仅在三天之内,武汉三镇完全为革命党人所控制,为清朝统治敲响了丧钟。
武昌起义推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武昌起义在整个辛亥革命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人而深远的影响。
三、清廷‘铁路国有”政策形成亡清的历史契机
1911年5月,清期‘皇族内阁”成立。在帝国主义列强策动下‘皇族内阁”悍然宣布‘干线均归围有,定为政策”。清廷一面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人臣j‘劫收”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凹省的商办铁路公司;一面与英、法、德、美四围银行团正式签定借款筑路的合同。清廷‘铁路国有”政策的实质,是借‘国有”名义把中围的铁路权利出卖给帝围主义。清廷‘铁路国有”政策成为亡清历史契机的炽热点。“铁路国有”政策直接损害了广人人民群众以及地方绅商,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资产阶级上层对清廷由失望转而决裂,其中一部分人开始附和革命。帝围主义列强对中国权利的激烈争夺,清廷的媚外卖国,促进了中国各阶层人民革命化的进程,刺激着中围人民革命思潮的不断发展和爱国运动的持续高涨。自‘铁路国有”政策导致的波澜壮阔的四川保路风潮,将这个炽热点燃烧到了鼎沸的程度。农村经济的崩溃使抗捐、抗税、抗粮、抢米等风潮席卷全国,工人罢工风起云涌,这震撼着清朝统治的基础。民主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人革命一触即发。湖北革命党人不失时机地发动武昌起义,将清朝的腐朽统治炸开了一个缺口。积蓄在全国的各种反清力量,犹如山洪爆发,通过这个缺口,一举冲毁了清朝专制统治。因而可以说,武昌起义是在全国革命时机成熟的广阔背景下取得的。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武装起义作了组织上、战略策略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武昌起义是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斗争的基础上和深刻影响下发生的。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与湖北地区的革命组织、革命分子发生了持续而又长期的联系,这种联系深深影响了武汉地区乃至湖北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壮人。和孙中山的联系使湖北地区最早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留学日本的吴禄珍、刘成禺、戢元丞、李书城等受刭革命思想的启蒙。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浸染的湖北地区留学生中的有志之士、热血青年逐步聚集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并把革命思想传进湖北。孙中山直接领导下的欧洲同盟会是以湖北留学生为主干的。1905年『司盟会成立时,参加人会的有72人,湖北籍人19人,湖北日知会有曹亚伯、时功玖等参加。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湖北地区长期进行革命的发动工作,革命思想已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往领导的多次起义基本上是依靠会党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感到‘会党发动易,成功难”。新军的主要成分是穿上币装的游民无产者,比较集中,比较有组织性。于是,同盟会东京总部指示各省分会j‘希望国内同志竭力向清朝新军之初级军官运动”,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新币方面。由于新式教练的需要,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也有一些知识分子,这就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清廷编练新军主要仿效日本,派往日本陆币士官学校留学的人很多,其中三分之一加入了I司盟会。国内各省陆军学堂的学生也有不少人加入同盟会或者其他革命组织。这些军事学堂的学生在毕业后分派到新军中担任中下级军官,加上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进入军营当兵,因此在新军中埋下了革命的神子。湖北革命党人自1904年武汉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成立以来,就把新军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科学补习所没有专rJ负责新军工作的干事,不断将青年学生、会党群众输送入伍,努力扩人新军中的革命力量。虽然革命团体遭到几次破坏,团体名称也几经变更,但从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直到文学社以及共进会等革命团体,都有许多革命者以当兵为掩护,长期潜伏在新军里进行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的标(团)、营、队(连)各级都推举了自己的代表,组织网遍及湖北新军各基层单位,参加革命组织的士兵群众达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为武昌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组织上看,新的政治力量逐渐形成并掌握了力量颇丰的新币武装。武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迅速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在这个地区格外激烈。革命党人选择有利时机,进行关键性的战略决战。孙中山的战略思想原是在华南沿海地区起义,夺取两广为革命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而响应,从而推翻清廷的专制统治。广州起义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把武装起义的战略重心辖向两湖地区,特别是武汉。孙中山说i‘广州既一败再败,乃转谋武汉”。B1在理论上,孙中山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键问题,提高了革命党人的思想水平。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其和围的理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纲领和团结当时的革命分子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战斗旗帜。
五、武昌起义前,湖北革命党人作了比较周密的准备和部署
当保路运动在湘、鄂、川、粤发生后,清廷命令端方自湖北带兵前往镇压。清廷抽调湖北新币去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就给了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以有利时机。湖北革命党人决定利用这个人好时机,在武汉发动起义。为了加强对武汉地区革命力量的领导,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于9月24日组成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公推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王宪章为副总指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即孙葆仁)为参谋长,两团体的重要骨干刘尧澄、张廷辅、刘复基、彭楚藩等为军事筹备员。又发政治筹备处于汉l l俄租界宝善里,刘公为政治处总理,孙武为常驻政治筹备员。起义的领导机构拟订了起义的详细计划,推定起义后币政府的负责人,草拟文告,着手准备起义器械,派人到上海迎接同盟会领导人来鄂主持人计,同时和邻近备省进行联系,策动响应。清廷湖广总督瑞澄又派一部分新军前往宜昌、岳州、郧阳等地,湖北革命党人怕革命力量削弱,随订于农历8月15+秋敖10月6日)举行起义。由于准备不及,又延期到8月18日(10月11日)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LJ俄租界内的机关里制造炸弹,炸弹失慎爆炸,炸伤的孙武和其他在场的人逃走,沙俄巡捕闻声赶来,将准备起义的旗帜、符号、文告、印信等搜去。第二天,设在武昌的指挥起义的秘密机关又遭破坏,彭楚藩、刘尧澄等被捕,蒋翊武逃脱。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杀害彭楚藩、刘尧澄、杨洪胜三人,全城戒严,并按照查获的名册搜捕革命党人,武昌形势顿时紧张起来。革命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革命党人和新军中的革命士兵群众,在失去指挥机关的紧急情况下,自行联系,坚决发动了武装起义。10月10日晚,驻守在中和门内的新军第八镇所属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他们打死镇压起义的反动币官,冲往楚望台军械库夺取弹药。军械库守军中的工程营左队革命士兵起而响应,一举占领了楚望台。接着,在城外的属于第21混成协的工程兵营、炮兵营、辎重兵营和军事学堂学生约五营兵力纷纷起义,齐集楚望台,临时推举原日知会会员、队官吴兆麟担住指挥,向湖广总督衙rJ发动攻击。革命士兵奋不顾身,血战通宵,占领了总督衙门、藩台衙门等重要机关,瑞澄从早已派人打穿的督署后面的围墙仓皇出逃,登上泊在长江上的楚豫号兵舰。起义币竟夜苦战,占领了武昌城,取得首义的胜利。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币先后起义,随即汉阳、汉口光复。仅在三天之内,武汉三镇完全为革命党人所控制,为清朝统治敲响了丧钟。
武昌起义推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武昌起义在整个辛亥革命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人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