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嚆矢武昌起义(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朱延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论辛亥革命嚆矢武昌起义,

   19世纪6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列强渗透的日益加剧,清统治者中一部分人着手兴办洋务。在洋务派的主持和侣导下,中国第一批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开始出现。前期的洋务活动,主要集中于上海、天津、南京、福州等地。19世纪80年代后期,张之洞渝旨任湖广总督,官鄂20余年。张之洞在任期内进行了一些枝枝节节的洋务政革,洋务活动的重心之一移到武汉。张之洞以湖北为基地殚精竭虑地举办洋务事业,形成鄂地‘自相挹注”的工业体系,武汉崛起而成为我国中部腹心地区的工业基地,这助导了武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十年问,在全围人民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围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较之19肚纪获得长足发展。不仅增加的资本总额,超过了前此20年的两倍以上,而且还超过了当时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的资本总额。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规模成为中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赖以兴起的物质基础。与全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相一致的是武汉也兴起民营建厂热,这促使了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武汉凶之也成为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的工商业城市。武汉民族资产阶级此时逐渐形成,并显示出相当的经济实力,其为辛亥革命发端于武汉提供了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武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力量增长较快。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政治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从事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围的斗争,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三、清廷‘铁路国有”政策形成亡清的历史契机 

  1911年5月,清期‘皇族内阁”成立。在帝国主义列强策动下‘皇族内阁”悍然宣布‘干线均归围有,定为政策”。清廷一面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人臣j‘劫收”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凹省的商办铁路公司;一面与英、法、德、美四围银行团正式签定借款筑路的合同。清廷‘铁路国有”政策的实质,是借‘国有”名义把中围的铁路权利出卖给帝围主义。清廷‘铁路国有”政策成为亡清历史契机的炽热点。“铁路国有”政策直接损害了广人人民群众以及地方绅商,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资产阶级上层对清廷由失望转而决裂,其中一部分人开始附和革命。帝围主义列强对中国权利的激烈争夺,清廷的媚外卖国,促进了中国各阶层人民革命化的进程,刺激着中围人民革命思潮的不断发展和爱国运动的持续高涨。自‘铁路国有”政策导致的波澜壮阔的四川保路风潮,将这个炽热点燃烧到了鼎沸的程度。农村经济的崩溃使抗捐、抗税、抗粮、抢米等风潮席卷全国,工人罢工风起云涌,这震撼着清朝统治的基础。民主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人革命一触即发。湖北革命党人不失时机地发动武昌起义,将清朝的腐朽统治炸开了一个缺口。积蓄在全国的各种反清力量,犹如山洪爆发,通过这个缺口,一举冲毁了清朝专制统治。因而可以说,武昌起义是在全国革命时机成熟的广阔背景下取得的。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武装起义作了组织上、战略策略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武昌起义是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斗争的基础上和深刻影响下发生的。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与湖北地区的革命组织、革命分子发生了持续而又长期的联系,这种联系深深影响了武汉地区乃至湖北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壮人。和孙中山的联系使湖北地区最早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留学日本的吴禄珍、刘成禺、戢元丞、李书城等受刭革命思想的启蒙。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浸染的湖北地区留学生中的有志之士、热血青年逐步聚集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并把革命思想传进湖北。孙中山直接领导下的欧洲同盟会是以湖北留学生为主干的。1905年『司盟会成立时,参加人会的有72人,湖北籍人19人,湖北日知会有曹亚伯、时功玖等参加。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湖北地区长期进行革命的发动工作,革命思想已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往领导的多次起义基本上是依靠会党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感到‘会党发动易,成功难”。新军的主要成分是穿上币装的游民无产者,比较集中,比较有组织性。于是,同盟会东京总部指示各省分会j‘希望国内同志竭力向清朝新军之初级军官运动”,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新币方面。由于新式教练的需要,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也有一些知识分子,这就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清廷编练新军主要仿效日本,派往日本陆币士官学校留学的人很多,其中三分之一加入了I司盟会。国内各省陆军学堂的学生也有不少人加入同盟会或者其他革命组织。这些军事学堂的学生在毕业后分派到新军中担任中下级军官,加上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进入军营当兵,因此在新军中埋下了革命的神子。湖北革命党人自1904年武汉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成立以来,就把新军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科学补习所没有专rJ负责新军工作的干事,不断将青年学生、会党群众输送入伍,努力扩人新军中的革命力量。虽然革命团体遭到几次破坏,团体名称也几经变更,但从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直到文学社以及共进会等革命团体,都有许多革命者以当兵为掩护,长期潜伏在新军里进行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的标(团)、营、队(连)各级都推举了自己的代表,组织网遍及湖北新军各基层单位,参加革命组织的士兵群众达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为武昌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组织上看,新的政治力量逐渐形成并掌握了力量颇丰的新币武装。武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迅速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在这个地区格外激烈。革命党人选择有利时机,进行关键性的战略决战。孙中山的战略思想原是在华南沿海地区起义,夺取两广为革命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而响应,从而推翻清廷的专制统治。广州起义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把武装起义的战略重心辖向两湖地区,特别是武汉。孙中山说i‘广州既一败再败,乃转谋武汉”。B1在理论上,孙中山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键问题,提高了革命党人的思想水平。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其和围的理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纲领和团结当时的革命分子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战斗旗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