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租界的来龙去脉

辛亥革命网 2012-06-28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马鸿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8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商人来华逐渐增多,在广州逐渐形成了包办外商贸易的洋货行。洋货行出现时俗称“十三行”(但洋行并不是只有十三间),

  位于广州的沙面原名“拾翠洲”,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原是与陆地相连的一块沙洲,当时为渔民小艇的聚居地,清道光年间,曾在这里设立炮台。

  18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商人来华逐渐增多,在广州逐渐形成了包办外商贸易的洋货行。洋货行出现时俗称“十三行”(但洋行并不是只有十三间),英、美等在十三行地区设有领事馆。随着贸易的发展扩大,十三行地区已无法满足外商的商业用地需求。英方曾多次提出扩大十三行地区、租借黄埔等无理要求,均遭拒绝。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驻十三行地区,为阻止中国军民的袭击,便拆毁十三行地区周围大片民房。痛恨侵略者的广州民众从被拆毁的铺屋残址上点火,十三行地区内,除一幢房子外全部化为灰烬。

  为了便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加速掠夺中国资源,英法占领军三人委员会“选定”了位于十三行西南面的沙面以取代十三行地区。沙面是从黄埔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江面宽阔,可停泊军舰,且靠近广州商贾居住的西关,方便与英法商人、买办来往。1859年7月,英法两国胁迫广州地方官员答应租借要求。在修建租界过程中,殖民者为了把租界从中国“独立”开来,迁走当地居民后,先在沙面四周用花岗石垒成椭圆形,然后填上沙土,继而在沙面的北面专门挖了一条人工河,俗称沙基涌。沙基涌宽40米,长1200多米(各家记录有所不同),把沙面和广州的陆地隔开,在岛的东西两端各筑一桥作为出入通道,要进入沙面,只能经过东桥或西桥,从而使沙面从一小沙洲变成了四面环水的鹅蛋形小岛。两桥都设有铁栅、铁闸门。英法两国殖民者还在沙基涌的北岸修了一条马路,被称为沙基路。

  1861年9月3日沙面筑基填埋等工程全部竣工,英法两国官员分别与两广总督签订正式租约。沙面工程共花费32.5万墨西哥银元,其中英方出4/5,法方出1/5。沙面填埋后共有面积330亩,也按比率分配,英方得264亩位于西部,法方得66亩位于东部。从此,中国官员不再管理界内事务,所有税收、人口等亦由英法两国管辖。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指定专人转交给中国政府。英国领事馆竟然主持将沙面租界的英属部分划分为82段“拍卖”,按地段不同标价,向所有在广州的外国人“出售”,获得大量赃款(1889年10月,法国殖民当局将他们在沙面的土地也进行了“拍卖”)。

  1865年,英国驻广州领事馆迁入沙面,继而有法、德、意、荷、葡等国在沙面设立驻广州领事馆,各种公共设施、楼堂馆舍以及各国商行、银行等机构大都迁入沙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得到扩充,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传教士。1901年黄沙粤汉铁路总站建成后,沙基路成为连通车站与广州城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沙面租界人口、建筑增多,不少洋行、教会学校都设在租界外的沙基一带。英国曾想把这一地区也划归租界,但遭清廷拒绝。

  搬入沙面的洋行中,渣甸公司等13间最为有名,也被称为“十三行”,其中英美势力最大,除金融业外,他们主要从事输入(军火、机械、煤油、钢材、染料等)、输出(蚕丝、农副产品、矿砂等工业原料)生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洋行迅速崛起,在沙面努力排挤英美势力。到20世纪20年代,沙面共有洋务华工4600余人。

  进入民国后,沙面租界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租界一样,继续扮演着维持不平等条约、干涉内政和经济侵略的据点角色。如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乱时,沙面租界的德国保肥洋行就向叛军出售毛瑟枪3000支、无烟火药2万磅、炮弹3000发。1924年,驻沙面的香港汇丰银行广州支行买办陈廉伯曾依仗英帝国主义势力发动反对广州革命政府的商团叛乱。殖民者的所作所为无不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924年6月19日,越南革命党人范鸿泰在沙面租界的维多利亚酒店用炸弹袭击法国驻安南总督马兰失败。英法帝国主义者迁怒于中国人民,并以此为借口,颁布对中国人极端污辱的所谓“沙面新警律”10余条。这些无理规定激起了沙面中国洋务工人的强烈反抗,终于引发了7月25日至8月19日的大罢工,迫使殖民当局取消了“新警律”。

  1925年春,在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下,洋务总工会正式成立。“五卅惨案”发生后,沙面洋务工人在中共的组织下举行了罢工。

  6月23日,在沙面租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这天,广州市各界人士及黄埔军校学生于上午12时齐集东较场举行大会,追悼上海死难者。会后10万人游行到沙面,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游行队伍到达东桥及沙基马路一带时,突然受到维多利亚酒店楼上等地以及事先隐藏于沙袋工事后的英法水兵的射击。停泊在白鹅潭上的英、法、葡等国军舰也向游行队伍开炮,造成游行队伍很大伤亡。

  “沙基惨案”后,广州革命政府两次照会英法政府,提出惩凶、谢罪、收回沙面租界等要求。6月27日,国民政府发布帅令,决定为死难烈士举行国葬,并将惨案发生地点“沙基路”更名为“六二三路”。而英国领事馆曾以此事为借口,要在沙面工作的华人领取通行证,后因遭到全体华工强烈的反对,终于无法实施。

  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各国洋行开始撤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接管了沙面英租界,但由于当时的维希法国是纳粹德国的“盟国”,因此法租界未被“接收”。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日益上升,英美认识到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盟国的重要性,开始和国民政府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日本为了抢在英美前面表示对中国的“亲善”,联合其盟友意大利、维希法国等与汪伪合演了一出“归还租界、废除对中不平等条约”的闹剧。单就沙面租界而言,1942年,日军将沙面英租界移交汪伪政府;随后,又促使法国维希政府与汪伪达成协议,宣布“撤销在华治外法权,放弃广州等地法租界的行政管理权”,还将部分没收的英美财产归还汪伪。汪伪政权“感恩戴德”,接管沙面后遂把街道都改了名,如把沙面英法租界分界线的街道改名为同仁路,以表示“和日本同仁共事”。对此,重庆国民政府与英国正式交换《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的批准书,使广州沙面英租界正式归还中国,又宣布取消法国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包括租界在内的一切侵略特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组成的法国政府驻中国大使与国民政府签订《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至此,沙面法租界正式回归中国政府手中。

  但是整个沙面仍然是美英等的势力范围,英国的军队都驻防于沙面,约一年左右的时间才陆续撤走。各国外商也陆续返回沙面恢复营业,以英美两国恢复得最快。直到1949年广州解放,沙面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怀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