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六十年成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铸就辉煌(5)

辛亥革命网 2011-05-30 00:00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中国体育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恰逢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60周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即将开幕。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
   

   5)组织了国际间的体育往来和访问比赛。1953-1956年参加了第20、23届世乒赛;与苏联、东欧、亚洲、欧洲的20多个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和友谊比赛。

     2.20世纪60年代,体总保持与友好国家的往来,群众体育不间断

     1)、进一步加强了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往来活动,加强了对他们的体育援助,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2)、6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体总适时的开展游泳、登山、太极拳活动,并开展了千百万群众横渡江河以及“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等活动,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注重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1)经过与国际奥委会的谈判和斗争,恢复了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铺平了道路。

     2)70年代末,体总常委会作出决定,成立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恢复文史工作。全国26个省、区、市成立了文史机构,征集到一大批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口碑资料和文字史料。铅印成册的文史资料已超过2500万字;体总在全国部分省区举办的体育成就展览、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举办的体育集邮展览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当时收集的文物、档案与文献,以及积累的办展经验,成为后来建立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基础。

     4.20世纪80年代,体总工作全面恢复

     1)体总恢复了“文革”期间中断的分会。1989年,全国性的单项运动协会已发展到57个、行业体协12个,全国基层体协已有3.6万多个,全国各地体育锻炼小组1.8万多个,基层厂矿运动队49万多个,参加活动人数4千多万。

     2)1986年成立农民体协。全国有25个省、区、市和310个县先后建立了农民体协,在全国的乡镇中建立了1.8万个文化中心、5万个文化站,参加乡镇级体育比赛的超过千万人。

     3)推动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运动队伍建设。行业、企业和高效的高水平运动队已占各省、区优秀运动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4)部队体育成为增强官兵体质、提高战斗力的有力手段和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部队体育日益普及的基础上,解放军运动员共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55次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显示了“体育出战斗力”的威力。

     5)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取得丰硕成果。动员了8千多人进行武术的挖掘,整理出200多个拳种,为武术走向世界做了大量工作。

     6)老年人、伤残人体育活动出现新面貌。1983年,老年人体协建立以来,全国已有80%的地市,60%的县区成立了老年体协,基层会员约130万人,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达1600多万。一大批“体育之家”的建立也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伤残人、聋哑人、弱智人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举办了两届伤残人运动会并选派代表队参加了两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伤残人运动会和两届国际伤残人运动会,取得了好成绩。

     7)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全国运动会。先后召开了第二届工人运动会、全运会、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和两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两次少数民族运动会等体育竞赛,促进了群众性体育竞赛的发展。

     8)对港、澳、台工作有了重大进展。1979年以后,台湾接受了“奥运会模式”参加体育比赛,海峡两岸同胞直接联络接触日益增多;1987年体总代表团到港澳地区访问,取得积极成果。

     9)国际体育活动开创了新局面。体总所属协会加入了73个国际体育组织、38个亚洲体育组织;1981年,全国体总成为国际体总联合会的会员,并派代表竞选担任领导职务。

     5.20世纪90年代,体总工作持续展开

     1)全国体总多次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宣传演出以及各种联谊活动,广泛团结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

     2)先后在四川、山西、北京等地召开过十几次体总常委、秘书长会议、工作会和座谈会,就体总的工作安排等问题进行积极研究和部署。

     3)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体总积极进行宣传工作,举办了《亚运圣火》、《黄河的太阳》等大型文艺演出。1992年为纪念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40周年举办了座谈会和大型文艺演出。

     4)贯彻执行《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实“一二一”全民健身工程等,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群宣传推广各具特色的体育健身方法,并对国家体委的一些重大决策和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经常提出咨询意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