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桩婚事 一年更比一年好

辛亥革命网 2008-08-29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景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众所周知,赣南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也是客家的摇篮,乡风民俗淳朴独特。我土生土长在赣南的信丰农村,多少年来,故乡的一草一

刘景明照片

  众所周知,赣南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也是客家的摇篮,乡风民俗淳朴独特。我土生土长在赣南的信丰农村,多少年来,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深深地镌入我的心底,不可磨灭。

  乡村的青年举办婚事,在我的记忆中犹为深刻。一般小伙子长到二十出头,他们的父母就要为儿子筹办婚姻大事,几乎都由父母亲做主,为子女筹办婚事成了父母亲一桩天经地义的人生大事,倘若迟迟不为子儿完成婚姻大事,就显得做父母脸上无光。我的大哥大我九岁。八十年代初,大哥没考取大学,跟邻村的裁缝师傅学做裁缝手艺,当时我家的家境状况在村子里还算可以,父母亲为把大哥的婚事办得体面些,更是费尽心事,延续了千百年来的客家婚俗习惯,一桩婚事三部曲:“照面,察家,归门”缺一不可,还东借钱西筹款,添购家具,置备嫁妆,备足礼金。到了迎娶新娘那天,还请民间乐手吹吹打打,图个热闹气氛。虽然大哥的婚事纯属父母包办,按部就班,与大嫂素昧平生,但大嫂成了我家庭中的一员后,很懂事、贤慧、勤劳,全家的日子过得安稳、幸福。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出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安定、社会和谐。

  我念完高中、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毕业后分配到乡镇工作。那时已经是九十年代了。我偶尔参加村里年轻人的婚宴,在闹洞房的时候,也去打听新郎新娘的恋爱史,他们当中自由恋爱者居多,基本上简化了以前办婚事的“三部曲”,也不为礼金的事争得“脸红耳赤”,基本上没有讲派场、铺张浪费的现象。农村人的婚恋观在悄然发生改变,使我看到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

  虽然我转化了“农民”的身份,但我的根仍与乡村息息相连,对于选择对象,父母亲嘴上不说,心里头还是为我着急,只是未流露于表。我早已有自己的主张,不想让父母如当年为大哥的婚事那般过度操劳。我每次回家,父母先是关心我要好好工作,学会做人,再就是敲边鼓,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暗示我要考虑一下终生大事。有次,母亲来到我住的房间,见了凳子上放着一双漂亮的绣花鞋垫,心里似乎有谱了。我顺水推舟地告诉母亲,我有了相爱已久的恋人,准备外出旅游结婚,不打算办酒席。母亲开始有点顾虑,我对母亲说:“您和父亲为大哥办婚事和为了我的学业累得头花都花白了,就不要再为我的婚事操劳了”。后来,我把妻子带回家,母亲开心得蒸了两大碗香喷喷的酒酿蛋来体贴我们。

  世纪之交那年,我因调动工作,和妻子一起迁到了县城定居。这些年,我每逢过节,都要回去看望父母和大哥大嫂。从大哥结婚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侄子早已长大成人,他起初去了广东打工,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开办了务工青年婚姻介绍所。他是属于先立业再成家的那种,凸显出“80后”的婚姻新时尚。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婚礼办得别出心裁。我以为他会在老家隆重地举办一场,因为婚礼前三天他才打电话请我回去庆贺。我回到老家后,家里冷静静的,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日子。一问大哥,才知侄子把婚宴设在镇上的酒家。我想,侄子在外面拚打了多年不容易,在镇上象城里人一样风光一番也是情理之中。我到了酒家,看见桌面上堆了些喜糖、水果和茶水,简简单单。侄子请来了乐队和摄影师,把自己的恋爱过程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奉献给乡亲们,给乡民们带来了一顿精神文化大餐,让人耳目一新。

  透过大哥、我和侄子的三桩婚事,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可喜的变化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