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年居住之1978~2000 城建加速 保护古都

辛亥革命网 2008-11-05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京燕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世纪末,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也为首都建设打开了巨大的空间。新建筑像是雨后春笋,一夜之间遍布京城,人们往往能在

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

  20世纪末,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也为首都建设打开了巨大的空间。新建筑像是雨后春笋,一夜之间遍布京城,人们往往能在北京街头见到全世界最超前的建筑作品。

  在评选80年代和90年代首都十大建筑的时候,难度远远超出了60年代,原因在于候选者的队伍实在太庞大了。在老北京人的心中,当年的北京饭店是个“至高无上”的神秘所在;如今,超一流的星级酒店已经遍地开花。

  兜里有了钱的北京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居住质量。一时间,家具成为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会打家具的小伙子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首选对象,结婚时要求家里要置办齐“多少条腿儿”(指家具腿);继而,国有、集体、个体的家具生产红火一时。80年代中期,人们从第一批涉外宾馆的装修中领略到家居装饰的新潮,立刻,民间的家装施工也沾上了“宾馆气”,尤其偏好大吊顶、组合柜和转角沙发。

  自80年代起,家庭住房从集体福利分房又逐步回归于个人消费。房地产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城内外成了一个大工地。居民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和突出,刚性需求拉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

  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同时,北京人已开始对几百年遗留下来的危房区进行改建,破旧立新与保护古都风貌时而会形成尖锐的矛盾。历代帝王庙、恭王府、正乙祠、湖广会馆等建筑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修缮。

  北京四合院整体性保护始于80年代初期。吴良镛先生提出用新型的类四合院代替老式四合院,作为这种理论的实践,菊儿胡同出现了带有试验性质的新式四合院住宅。

  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理论促使建筑思想有了重大的进步,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在城市国际化的激流中,北京唯有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传统建筑,才能显示出城市的身份和市民的文化归宿。这已成为北京整体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百年居住之1978~2000 城市建设加速 保护古都风貌(北京城市生活百年(12))》

  (文京燕  图文均由首都图书馆提供)

80年代的新婚家庭

80年代的新婚家庭

类四合院

类四合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