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道路旧貌换新颜

辛亥革命网 2010-08-19 00:00 来源:庆元县门户网站 作者:吴小青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道道纵横交错、蜿蜒延伸、四通八达、如玉带般在青山绿水间飞舞缠绕的农村公路网络,一辆辆在连接城乡和千村万户的康庄大道上自由自

   “一道道纵横交错、蜿蜒延伸、四通八达、如玉带般在青山绿水间飞舞缠绕的农村公路网络,一辆辆在连接城乡和千村万户的康庄大道上自由自在欢快行驶的车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的沧桑岁月,你若问我感受最大变化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交通的发展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一位外籍在庆工作60年的老干部李致富,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我县交通历经六十载的沧桑岁月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

     据李致富介绍,1949年6月庆元解放后,他受丽水革命政府委派,随同县长李文辉一行20余人接管庆元。就这样李致富在庆元工作直到退休,到现在整整60多个年头。

     “当时那路受国民党破坏,一路坑坑洼洼,走起来异常辛苦,我们整整走了6天才到庆元。”回忆起第一次来庆工作,李致富说,当时公路不足3米宽,乱石铺成,高低不平,桥梁都是用本头做成的,而且弯道多、坡度大,车辆(木炭车)根本无法通行。再加上饥饿,一天走不了多少路。到庆元后,全身都肿起来,脚底都起了血泡。

     “来到庆元,给人第一感觉是,庆元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而且城区街道狭窄,房屋建筑矮小,道路不畅。”李致富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城区街道失修失养,国民党军队逃离前又进行了严重的破坏,街道基本无法维持正常的通行,去办点事情,全都走路,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效率很低。

     “当时不仅路不通,而且通讯设备也不好,全县只有县政府、竹口、曹岭、荷地、淤上五台电话机,再加上没有通公路,村民进城、下乡都是通过走山道。”李致富说,真正发生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政策上扶持交通发展,一时间,公路基础建设纳入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全社会形成了政府亲自抓、交通牵头干、社会多家办,公路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正是这短短30年,我县新修、改建了一批公路,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以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支线公路为脉络的交通格局。李致富说,以前从丽水到庆元要6天按每天行走10小时算,整整要60小时,现在三个小时就可到庆元,再随着我县高速即将上马,通往庆元的交通网络将更趋完善,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