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
辛亥革命网 2009-08-05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查看:
我的故乡在滇西南的山里之山,实实在在的高寒贫困山区。出生在这样贫瘠地方的我,深切感受了祖国60年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我记事起,生活一年年蒸蒸日上,从有饭吃到吃饱饭,从吃饱饭到吃好饭,从吃好饭到看电视,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舒畅。
一九七五年的故乡,是一个心酸。五岁的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饥锇中品尝了故乡所有的野菜。路边的车前子已绝迹了,除非狗屎堆里的那几棵幸愿地留了下来。玉米刚打浆,狗们就去啃食。我和小伙伴们也悄悄地到地里,把刚睁眼的玉米啃吃掉,又把皮包好。到收玉米的时节,好多好多发了霉的玉米骨头记着我们的无奈。为了保住收成,队里组织民兵用铜炮枪打吃玉米的狗。我堂哥在一个雨天披着蓑衣去啃玉米,在朦胧的雾中被堂叔当狗打了,幸好堂叔的枪发不好,打偏了。堂哥吓得堂叔走到跟前都哭不出声。我一生中有一个月颗粮未食,就在这一年。
一九八二年的故乡,是一锅沸水。我们那儿开始了包产到户。母亲和村里人一起分地、分山林,而怎么去分,我并不知道,只知道村里人匆匆忙忙地从这头又到那头。分牛、分羊,我实实在在地参与了。那时,队里给牛打了价,然后根据各家各户的情况分牛。由于我家超支到挂款多,只分到了一头老得不会下仔的老母牛。分羊按照人口数分,先把羊分成较大的上羊、较好的母羊、小羊和老弱病残羊三组,然后编上号,以抽签的方式来分。分大上羊时,我想抽队里最大的那只,可抽签的结果让我抽了一只并不大的没角羊,为此,我难过得大哭了一场。
一九八三年,由于包产到户的热情,我家一年到头吃饱了饭,尽管99%是粗粮。
一九八四年,我家杀了我记忆中的第一头猪。
一九八七年,故乡有了第一个师范生
一九八八年,故乡的人们开始到外地打工。
一九九三年,故乡驾起了程控电话,开始试种
一九九四年,故乡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一九九五年,故乡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一九九七年,故乡盖起了第一间砖木结构房。一九九八年,故乡有了第一家烤酒人。一九九九年,故乡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二000年,故乡盖起了第一间浇灌平顶房。
二00一年,故乡有了第一部手机,挖通了乡村公路。
二00二年,故乡建起了第一个手机信号塔,有了第一台移动桌机。
二00五年,故乡最后一间茅草房完成了祖辈的使命。
二00八年,故乡80%人家有了电视机。
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故乡正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兴修水利,兴修乡村公路,科学种植庄稼,发展以茶叶和泡核桃为主的多种经济林木,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翠绿的群山,肥壮的禽畜,热情高涨的故乡,新农村建设前程似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