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
辛亥革命网 2009-01-04 00:00 来源:红网 作者:邱朝举 聂莹 查看:
视界网1月3日讯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市广电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听广播、看电视,如今已成为城乡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台记者聂莹来到重庆广播电视的卫星地球站并向大家介绍,我市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就是在这里,通过卫星传送到全国以及东南亚、北美等地的。为了让千家万户都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广电人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早在1998年 本台记者在大巴山区的城口县采访的时候,就听到全县最穷的中溪乡,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居然自力更生自己发电,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故事。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迅速发展,如今,我市已建成从城市到农村,有线与无线、广播与电视、卫星与地面、数字与模拟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节目落地办公室主任刘东旭告诉记者,根据全国权威数据公司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除了台湾地区以外,都实现了全覆盖。覆盖率达到了95.7%,覆盖人口6.7亿,位居全国第三。境外在北美地区、欧洲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都能收到我们的信号。
据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提供的数据:从1999年到2007年,全市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779万元,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通过这几轮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全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90多万户,其中80%以上的农户能够看到3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其他农户至少可以看到中央和重庆的4套电视节目,听到两套以上广播节目。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也进展顺利,用户已发展到近70万户;2004年底问世的数字移动电视,针对 收视人群广、流动性大等特点,移动电视节目编排采取5至8分钟为时间单元,内容包括新闻、服务、娱乐、体育、时尚、休闲等各个方面的实时资讯,真正实现了信息“短、平、快”的户外传播效应,使资讯覆盖面更广、信息传播更为有效。
重庆广电移动电视节目部经理温勇在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已经安装(覆盖)了全市140条公交线路、3500辆公交车。重庆广播移动电视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在户外活动中一个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各类信息的重要窗口。
三十年来,跟广播电视同步发展的文化事业,在经历了1983年重庆计划单列、1997年重庆直辖、2007年 重庆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三次大的发展契机后,也得到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最近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2年,在西部率先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汪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四年,我市还将投入17个亿用于文化体系建设。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努力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全市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者:邱朝举 聂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