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一户农家的“家电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09-01-04 00:00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和郭怀军家一样,如今,在灵台,彩色电视机、VCD、洗衣机等家电已经成了许多农村家庭的必备品,就是电脑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村社里的

  从收音机到彩电再到电脑

  2008年12月14日,灵台县北沟村村民郭怀军忙完了一天的事,像往常一样安安稳稳地坐在家里的电脑旁看起20年前的老电视剧《渴望》。他感慨万千地说:改革开放让咱老百姓富了起来,如今的很多事在当年根本无法想象。就说家里的电器吧,从30年前的一台收音机到后来的彩电,再到现在的电脑,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半年口粮外借5块钱买了一台收音机

  郭怀军家的第一件正规家电是一台宫灯牌收音机。这个如今已被很多人淘汰在记忆里的小物件,在30年前却是难得的稀罕物。郭怀军至今清晰地记得买收音机时的艰难过程。

  1978年冬天,郭怀军去乡上供销社给媳妇买布,供销社里的一个会说话的黑壳子让他看了又看。供销员告诉他,那是收音机。就是这天他有了买收音机的打算。

  为了买收音机,玉米面饼饼、苜蓿干菜汤成了郭怀军家经久不变的伙食。省吃俭用了半年,揣着麦子换来的15元钱,他兴冲冲地到了供销社,谁知一台收音机却要20多元。“等了大半年,总不能白等啊!”于是,他咬咬牙,又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5元钱。

  钱是凑齐了,可收音机还是没到家。“那会儿买啥都得凭票。”他又到处托关系,才终于把收音机抱了回来。

  老郭家买了收音机的事,一时间成了北沟村的新闻,自此,乡亲们一忙完地里的活扒上几口饭就跑到他家听广播,郭怀军也成了北沟村的名人。

  三个月积蓄换来一台彩电

  1995年,郭怀军在镇上教书的儿子找了个城镇户口的对象。亲家开出一个条件:要一台彩色电视机。

  这次,郭怀军揣上家里的存折,开着蹦蹦车和儿子直奔县城。“店里的电视机多啊,熊猫、长虹、康佳、黄河,还有个TCL的呢。”一问价格,郭怀军乐了,“1200元,也就是家里两三个月的收入嘛。”这次郭怀军搬回的是一台21寸的长虹牌彩电。“亲家看到彩电一口一个满意。娃娃结婚那天,大家尽围着电视看了。”正是这台彩电让老郭家的婚礼风光了不少。更让郭怀军满意的是,家里买的是遥控天线,只要把天线安置在院子里,站在屋里就可以自动选台,再也不用屋里屋外地喊话调台了。同样,看电视台也多了,“中央台、甘肃台,再加上咱灵台县自己的电视台,有十来个,选择更多了。”

  2006年,村里连上了有线电视,老郭家的彩电也由21英寸,换成了30英寸的家庭影院。爱吼两嗓子的他,还时不时地在家里来一回卡拉0K。

  电脑搬进家里头

  今年,在村上搞收购的郭怀军又寻思着买台电脑,左挑右选,一台4000多元的台式电脑搬进了家,为了方便浏览供求信息,他又找电信局的工作人员接上了宽带网。

  如今,一闲下来,郭怀军就学着摆弄电脑。不到3个月,他就学会了上网、发信息。“这电脑就是方便,鼠标一点想看什么就有什么。以前搞收购,总操心收下的东西没人要,现在我只要发个信息,就有人打电话上门。 ”为了更方便和外地的收购公司交流,郭怀军还让儿子安上了摄像头和话筒,他的收购生意也越做越大。

  除了家电,郭怀军家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彩砖砌面的新居代替了原有的土坯房,电风扇、洗衣机、液化气等现代化设施在老郭家应有尽有。“屋里屋外,电灯电话,我这也叫全面实现电器化了。”爱看小品的他,也学着赵本山的样子,开起了玩笑。

  和郭怀军家一样,如今,在灵台,彩色电视机、VCD、洗衣机等家电已经成了许多农村家庭的必备品,就是电脑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村社里的小超市、村子里的大广场、还有农家书屋、村卫生所等许许多多的新事物纷纷出现,沼气灶也走进了农家庭院,农民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