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活力当看共舞时

辛亥革命网 2012-11-05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共产党人落子有声:十六大,“社会更加和谐”引起中外关注;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次明确提出;十七大,“加

  《左传》曰: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礼记》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

  和谐畅想,古已有之。然而,数千年以降,它仅仅是人们心中的桃花源,梦里的乌托邦。

  今天——

  第一次,和谐成为一个大党直面时代的执政自觉;

  第一次,和谐成为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战略布局。

  和谐之重

  一个大党直面时代的执政自觉,中国式梦想在落子

  历史的挑战,犹如棋局。

  中国共产党人落子有声:十六大,“社会更加和谐”引起中外关注;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次明确提出;十七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锣密鼓;十七届五中全会,新一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振奋人心……

  这是一次凝重的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奇迹迎头撞上“成长的烦恼”。一头是社会变革日新月异,一头是社会转型滩险风急;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保短板凸显;发展旋律高亢鲜明,个别音符噪声杂陈……站在新的发展关口,跛脚的巨人不但不能稳步前行,还有随时摔跟头的危险。

  这是一次沉重的破题。

  群体性事件折射社会管理之难、农民工大潮暴露二元结构之困、物质丰裕遭遇道德建设之惑、利益多元带来群众诉求之杂……面对新的时代考验,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恐怕难以保持,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这是一次厚重的书写。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转型中国的斑驳底色中,我们面对的早已不是“好画最新最美图画”的那张白纸。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回应新的历史挑战,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成为当代中国摆渡彼岸的一道必答题。

  10年间,“和谐社会”相关主题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高频词——

  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44次集体学习中:

  第三次,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就业政策研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