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辛亥革命网 2012-04-05 00:00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吕剑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回首百年时光,我们可以发现,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变。如今,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在衣食住行中体会辛亥革命的影
 

  回首百年时光,我们可以发现,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变。如今,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在衣食住行中体会辛亥革命的影响。

  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开始流行

  辛亥革命终结了传承千年的服饰等级制度,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做法被废弃。 

  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人民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临时参议会讨论了男女礼服制式,计3章12条,规定男式分大礼服与长礼服,为西装和长袍马褂,女式礼服为上衣下裙,有领。社会舆论对这一服饰规定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因此这一规定也一直未能严格执行。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在那个时代,衣着的混乱也正是新旧交替的写照。然而,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矛盾,开始让人们无所适从。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开始流行。

  中山装之所以得名,当然是因为其创始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后除了致力于共和制度的缔造之外,也关注着移风易俗,并且早就注意到服饰问题。他感到西装穿着不便,而中国原有的服装过于陈旧、拖沓,他身体力行致力于新服装的创制。

  据老同盟会员回忆,孙中山认为“穿西服就得用外国的衣料,那样就要花我们本国的钱,使我们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他就把华侨中流行的一种学生服的式样,加上一个翻领,口袋改为四个,这就是中山装的雏形。后来又经过了多次的改进,最终形成了平民实用风格的中山装。

  中山装还寓意三民主义思想: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三粒袖扣,则表达“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建立民主共和体制的三民主义理念在服装上得到完整体现,中山装成为“革命”在身体空间的象征符号。孙中山带头穿着中山装,中山装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象征,而后中山装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制服。

  正是由于中山装的简便、美观、实用,以后的国民革命军军服基本上也采用了中山装式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和以后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的军服也都沿用了中山装的基本样式。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以中山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于是中山装成为新中国一款标志性的服装,甚至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

  饮食观念改变催生出菜市场

  传统的宴席制在辛亥革命后也出现了改良的趋势。

  中国人的很多人情是吃出来的,传统的宴席方式是共享一席的聚餐制,遇有喜庆节日,无不大宴宾朋,而一个圆台面则最能体现民族心理的深层底蕴。但在西方,流行的则是分食制和自助餐,这种饮食方式,卫生节俭是一个方面,同时也是为了社交的需要。比如自助餐很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要求。

  民国建立后,由于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自助餐这种饮食方式的传入,中国知识界兴起了改良宴会之风。大家参照中西宴会的规格,组成中西合璧的宴席,中国传统宴席方式的改变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仆人迎门、侍役拉座、设摆台、置餐具、插牙签、放餐巾乃至送沙滤水(也有以茶代替的)等一系列西方饮食礼仪,也开始普见于中式菜肴的饮食场所了。

  社会饮食观念开始偏离农业社会崇俭恶奢的模式。过去以菜蔬为常食之品,鱼肉则唯阴历初二、初八、十六和廿三食之的传统荤素调节习惯,在上海被率先打破,许多人家无荤不食,倡购时鲜的风气也不再被视为奢侈。

  这样的观念改变,带来了菜市场的出现。在上海,1892年出现了第一个现代性综合类室内菜市场——“虹口三角地菜场”。到了民国建立后,菜场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到抗日战争之前,上海已有菜市场49处了。

  民居开始西化,有轨电车上路

  辛亥以来的百年,中国民居的西化和近代化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装修、平面布局到造型结构、材料设施逐渐模仿西洋建筑的过程。

  在北京,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的新态势,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玻璃窗代替菱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拱券点缀一下。以后,不少四合院房屋布置进一步模仿西式格局,比如把厨房、锅炉房、配餐室、餐厅布置在一起,内有地板、护墙板、水汀、吊灯,设备则有抽水马桶、电话等。如此,既保存四合院的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的优点,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而在上海,石库门建筑在辛亥革命后盛行。20世纪20年代,石库门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外墙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和民居近代化一起出现的,还有交通的近代化。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运,这可以说是上海最早的轨道交通。这条从静安寺始发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的有轨电车线路虽然只有6.04公里,但它书写了上海城市交通的传奇。同年5月6日,法租界第一条有轨电车2路电车也正式运营,起始站是十六铺,同年7月延伸至徐家汇,全长8.5公里。

  到了辛亥革命前夕,法商有轨电车已行驶于华界老西门至斜桥等地段,并企图自十六铺扩展到华界外马路董家渡一带,被中国当局拒绝。1913年2月,上海华商电车公司成立,着手电车工程的筹建,同年8月11日,华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起点站是小东门,终点站为高昌庙,全长4.97公里。

  旗袍式样不断变化

  作为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在衣食住行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非改良旗袍莫属。

  旗袍式样的变化经过千家万手,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革。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

  在具体式样上,西方服饰对旗袍影响最大。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在保存至今的上海旧月份牌上,旗袍美女们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形象呼之欲出。同时,旗袍也变得越发精致和华美,滚边、钮扣也别具一格,而且大抵由手工制作。旗袍的腰身也越做越窄,完全贴身,将全身的曲线充分显露于外,青布旗袍最为当时上海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