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范:辛亥革命席卷后的社会潮流

辛亥革命网 2011-10-01 00:00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屠晨昕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新风潮席卷一时,“自由尽是新风尚”——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新风潮席卷一时,“自由尽是新风尚”——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倡导自由婚姻等等,成为一股时代性的社会潮流。

  回望一个世纪前被辛亥革命席卷之后,然封建残存的中国社会,人们不免思索:一场大革命,曾对当时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将哪些宝贵的文化财富留给了现代中国人?

  【辛亥风云·公历】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很快提出改用公历的提案,得以通过。当时中国实行农历,同时以皇帝年号为纪年方式。南京临时政府将其废除,并规定使用公历,希望以此去除封建帝制的残余,与国际接轨。但临时政府改纪元不彻底,废除了皇帝纪元,却采用了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还是需要换算公元。

  【辛亥风云·不跪】

  1912年8月,政府公布新礼制:男子礼以脱帽鞠躬,庆典、婚礼、丧礼、聘问等用脱帽三鞠躬,公宴及寻常庆吊、交际宴会用脱帽一鞠躬,寻常相见,用脱帽礼。女子礼用鞠躬但不脱帽。寻常相见,用一鞠躬。内务部、教育部在答复各省祭孔的礼仪时,提出改行三鞠躬,祭服用便服。这样平等、进步的礼节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辛亥风云·剪发】

  革命从“头”做起,清末革命党兴,辫子成为革命党人反清的革命目标之一,武昌首义后,独立各省很快形成一股剪辫子热潮,一条辫子的去留,成了革命的象征和弃旧从新的标志。而时髦的短发,也成了那时潮男潮女的“流行符号”。

  【辛亥风云·洋装】

  辛亥革命前后,西装和中山装常被视为革命党人的标志,当时人称“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厕身新人物之列”。民国之后,穿衣的“洋化”不独政界如此,社会各阶层都掀起了“洋装热”,从上层人物扩散到一般民众。

  【辛亥风云·男女同校】

  民国女子求学现象已为大多数民众接受,男女同校的呼声日渐高涨,蔡元培就此指出:“改良男女的关系必须有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地方。我以为最好的是学校,外国的小学与大学没有不是男女同校的;美国的中学也是大多数男女同校。” 辛亥革命9年后,男女同校才真正开始实行。

  【辛亥风云·女人上班】

  19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4万近代女工,集中在手工业等轻工业企业当中,而少数女子在教会医院、学校、剧团等供职,女子登台演戏也是在辛亥革命后。1914年1月17日的天津《大公报》上,有“风闻当时的浙江省会警察为‘风化’起见,拟令城内外女子营业商店不论何种名目,一律取消。”但民国后社会发展的大势,决定了女子走上社会,从事适当职业已不可扭转。

  【辛亥风云·自由恋爱】

  1917年6月8日,北京的《晨钟报》登一则社会新闻称:“鲁省某报广告栏内登一奇怪之广告,令人观之殊堪发笑——北京高等女学毕业生十七岁招亲广告:凡有年龄相当、身家清洁、欲娶妻妾者,请至趵突泉内宝文斋书画店面面议可也,每日自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过时不候云云。”

  婚姻自主之新风并非革命一成功便成为全国之新风,民国之初,自由恋爱也还只是局限在发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国人中间,又要经过好多年,自由恋爱之风才能吹遍华夏大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