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辫!一场从身体到灵魂的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7-05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黄亦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过后,剪辫风潮从地下走到地上,盘在头上三百年“烦恼丝”究竟剪与不剪,成了普通百姓从身体到内心的一场革命,其中也演绎出许
 

  “你这人真辫子!”在民国初期,这是实实在在的一句骂人话,辫子泛指一切有害无利之物。

  辛亥革命过后,剪辫风潮从地下走到地上,盘在头上三百年“烦恼丝”究竟剪与不剪,成了普通百姓从身体到内心的一场革命,其中也演绎出许多人间喜剧闹剧。地处国境南端的广东得风气之先,在辛亥革命之前便有不少人参与到剪辫队伍中,而革命成功后,独立日更是一天剪辫20万,成为一时之奇观。

  在强行剪辫的年代,广州城外常驻守革命党,凡腰间垂有辫子,官兵迎上“咔嚓”就是一剪刀。而动员剪辫最有名的当属同盟会会员车广,车氏公祠现在海珠区凤阳街的鹭江村。

  在清代,小孩一出生便要蓄发织辫,一条乌黑油亮的辫子往往是炫耀的资本,但此仅限于达官贵人,普通百姓平日里极少打理“顶上”事务,长期劳作出汗积臭又缺乏清洗的小辫子,被外国人讥为“猪尾巴”。即便如此,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观念影响,老百姓对辫子总抱有特殊情感。

  突然要剪掉辫子,老百姓不仅觉得身体不完整了,也有违孝道,习俗与伦理的纠结远多于政治考虑。在强行剪辫的年代,广州城外常驻守革命党,凡腰间垂有辫子,官兵迎上“咔嚓”一剪刀。老百姓只能躲在家中不敢外出,乡下人也不敢贸然入城,城中街道人流骤减。

  民国时期城中多数无地下水道构造,城内排泄物需及时运走,没了乡下人挑粪,一时全城臭烘烘,再加上没有蔬菜输送入城,城中更是苦不堪言。被强行剪辫子的百姓,则如丧考妣般要求将断辫赎回,带到家中压于箱底,死后入葬时可陪葬图完尸。

  剪辫潮带旺收购辫子行业

  剪辫狂潮兴起时,还出现专门收购辫子的行业,每根辫子可值小洋2角,用于卖给无法赎回断辫的百姓,生意异常红火。生意同样好的还有卖道士服的商贩,老百姓穿上服装扮道士戴高帽,便能将长辫盘起罩在帽内,导致城中道士服脱销。但这些伎俩很快会被官兵识破,挨家挨户寻人剪辫。老百姓又纷纷躲入租界,一时之间租界内竟然可见到大批拖着长辫的百姓。

  民国以后,政府看到强行行不通,又想出新点子,在庙会、集市上搭起布棚设点,准备好粥茶,见未剪发者强行拖入,等剪完再有地方官员作揖恭维:“您剪发辫了,大吉大利。”然后迎到棚内就餐,于是出现不少人一边哭着辫子,一边大快朵颐的情况。

  鹭江大塘有支“剪辫唛”

  在广州动员剪辫的,最有名的当属广州城南鹭江村的车广。作为同盟会会员,车广在辛亥革命前便在广州城南鹭江、大塘一带从事革命活动,以鹭江车公祠为据点进行宣传鼓动,时机成熟时再布置进步青年分批进行剪辫。在车广的带动下,周边迅速形成了剪辫联盟,当时鹭江、大塘一带送给车广这批人一个称号为“剪辫唛”,至今仍在当地传诵。

  记者日前来到现属海珠区凤阳街的鹭江村,搜寻了半个多钟后,才在一片厂房林立区域找到车氏公祠。据介绍,这个祠堂已不是100年前的车公祠,而是在原址上修建而成的。“他是我们村的大人物,当过大元帅府护卫队长,还帮孙中山挡过枪呢。”65岁的车留老人一说起车广就很自豪,据其介绍,车广父亲是当时的庙祝公,有了这层社会关系才更方便团结周边百姓搞革命,“我听老一辈的人说,他们一队有几十人,但没有强迫大家要剪辫,而是宣传动员到大家自愿了,才集中在祠堂中剪。”

  巡洋舰远航水兵集体剪辫

  1911年英王乔治五世继承王位举行加冕庆典,清廷被邀参加庆典,慈禧派出了广东香山籍海军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驾清海军“镇海之宝”海圻巡洋舰带领300多名海军精英前往祝贺。在万里远航过程中,程璧光做出惊人举动,他在后甲板集合全舰水兵,发表训令“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随后,下令本舰士兵一律剪掉拖在脑后的发辫,以符合世界潮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