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不断,广州掀起拆城墙运动

辛亥革命网 2011-04-11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吴瑕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广州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城建运动。拆城墙、筑马路、辟公园、架路灯、兴起骑楼商业街……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标志着广州
 

  开篇语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这是爱新觉罗·溥仪当上皇帝的第三个年头,当时他只有5岁。那时候,中国很不平静,南方连续爆发了好几次武装起义。一个叫孙中山的广东人在海外四处演讲、募款,把武器运往国内,只为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梦想。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一场偶然间爆发的新军起义,烧旺革命的熊熊大火,断送了清王朝30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人们从三跪九叩、打拱作揖、皇上为天的社会,一步跨入处处宣讲民族、民权、民生的新时代。昨天还是剃发垂辫、长袍马褂,今天却争相剪辫、西装革履,以革命面目示人。大变革中的中国掀开了新的一页,辛亥革命爆发的先声之地广州则演绎了更精彩的历史。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广州早在汉唐时期就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清朝中叶实行海禁,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垄断了全国外贸。一口通商带不仅给十三行的商人带来了财富,还在岭南广州刮起了“西风”,广州的开放程度远胜京畿。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广州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城建运动。拆城墙、筑马路、辟公园、架路灯、兴起骑楼商业街……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标志着广州城正式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1911年辛亥革命前,号称华南最繁华商业之地的广州,只有一条可供行车的马路,就是长堤。

  城郭内外仅有一条行车路

  全城的公共交通工具,除了轿子只有100多辆人力车,所行路线只限于从大沙头到今天中山二院附近的仁济路口。全程分四段,每段收费一分二厘银。

  明清时期的广州城墙比宋元时代扩大了不少,北到五凤楼,东边到越秀路,南至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一线,西侧到太平北路(今人民中路)、长庚路(今人民北)。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城墙多处倒塌,只剩下城基。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拆除正西门,这是广州拆除城墙之始。

  1918年10月,广州诞生了第一个市政建设官方机构——广州市政公所。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孙科在市政公所任职。市政公所认为,城墙代表封闭,不利于城市交通发展,因此市政公所成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拆城墙、修马路。

  拆城墙运动曾遭激烈反对

  此后4年间,广州到处在拆房子,灰尘滚滚,喧腾不息。马路从原来的民居中间穿过,许多人要搬家,于是就有了一些吵吵嚷嚷的抗议声音。文史专家、《广州旧事》的作者叶曙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拆城墙之争。

  早在1905年前后,上海和广州有人提出拆城墙的动议,但是却招来反对。后来上海搞折中,在城墙上开凿了许多小城门,方便出入。而广州则真的动手把南面的城墙拆了。因为广州人的生意以珠江水路为主,拆了南城墙方便交通。

  广州的拆城墙运动,最先从西门开始,因为西关是商业中心,打通道路有利于扩大商业中心的范围,但西关商人却激烈反对。他们害怕城墙一旦拆除,官府势力会渗入,影响他们做生意。为此,商人们组织了很多抗议示威活动,但政府派出军队、警察、消防员,稀里哗啦,把城墙一股脑夷为平地。狠多人还没搬走,他们的房子已经被政府拍卖了,有些“钉子户”企图顽抗到底,政府便出动消防队强行拆房。当时有人在西瓜园(现在广州日报社周边)贴了一副对联:“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拆城明日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