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进军—新中国科技事业60年回眸(三)

辛亥革命网 2010-06-30 00:00 来源:中广网 作者:孙闻 吴晶晶 胡浩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不断迈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向科学进军—新中国科技事业60年回眸(三),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不断迈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位于北京城东北100余公里外的一座山上,巍然矗立着一架超过15层楼高的超级望远镜,每到晴朗的夜晚,就会徐徐开启,凭借世界上最高的光谱获 取率傲然巡视宇宙。

  这个最近刚通过国家大科学工程验收的“大家伙”叫LAMOST,是完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口径兼具大视场 光学天文望远镜。

  “LAMOST突破了许多外国科学家都认为是‘无法解决’的难题。”站在导弹发射架似的巨型镜筒下,LAMOST的总工程师崔向群自豪地说, “过去都是我们追踪别的国家的先进技术,现在,我们终于能引领未来,让外国人来学习我们的技术和经验了。”

  “中国改变了世界科技景象。”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的佐治亚理工学院2008年在一份关于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科技实力显示了 惊人的上升速度,并且给人不会停止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科研机构,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不足500人。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4200万,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正在脱颖而出;200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到82.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 29万件,世界排名位居第三;SCI收录中国论文9.48万篇,世界排名也是第三……

  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而贯穿其中的,是我国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科 学技术的雄心壮志。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自然》杂志曾刊发一篇文章预测:“人工合成胰岛素还有待于遥远的将来。”1967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攻 关,获得了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

  在独立自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如何在世界性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新中国几代科学家始终思考的命题。

  1986年3月3日,四位中科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上书邓小平,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3月 5日,邓小平做出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863”计划的通知。

  “‘863’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王大珩曾说。

  随着“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丰收计划”等陆续出台,科技之光照亮了经济建设的各个角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建 成,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 科学、医药卫生、地学、化学等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在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取 得了一大批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龙芯通用CPU、曙光和深腾高性能计算机、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歼十战斗机、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精确图……一系列科技成 果无不彰显着创新的力量。

  目前,我国总体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漫长征途,仍然任重道远。但60年新中国科技史无可争辩地证明,“五四 运动”所弘扬的科学精神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得以光大,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赛先生”的真正传人!

  站在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新中国科技发展不平凡的历程,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位置,科技 事业一定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中国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